馬斯克的作業(yè)還是被奧特曼「抄走了」
奧特曼打算12月份發(fā)布ChatGPT成人模式~
而且還要把此前刻意隱藏的ChatGPT「人格靈魂」放出來了!
因吹斯?。?/span>
今天奧特曼發(fā)了一個新的消息,宣告幾周內(nèi)要發(fā)布ChatGPT新版本,主要更新有兩個:
- 一個是再次讓ChatGPT擁有GPT-4o那樣的個性化「靈魂」
- 另一個就是12月份,通過「年齡控制」的賬戶可以生成,成人的「澀澀」作品

啊這~
成人版的ChatGPT模式!
感覺完全就是抄馬斯克和Grok的作業(yè)了,看來想要繼續(xù)增長,即使是周活8個億的ChatGPT也無法免俗!
果然人「性」才是進步的第一驅(qū)動力。
OpenAI和奧特曼還是沒忍住
GPT-5上線,GPT-4o下線后,有段時間全世界的用戶都在「抱怨,還我GPT-4o」。
大家普遍的感覺是,ChatGPT突然失去了「人味兒」,就像「從一個可以真正交談的人」變成了一個服從型機器人。
當然,另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的就是,外媒曾報道過幾起,因為不當使用ChatGPT,而被ChatGPT「誘導」,從而自殺去世的故事。
出現(xiàn)和「ChatGPT聊天而自殺」這種極端情況后,OpenAI很快就讓ChatGPT變成了一個「冰冷的機器」。
其中的邏輯很簡單,正如奧特曼所解釋的,OpenAI現(xiàn)在具有龐大的全球用戶,十億級別!

對于十億用戶來說,哪怕只有 0.1%(千分之一)的風險,也意味著一百萬潛在的受害者;即便是 0.01%(萬分之一),也對應著十萬個可能出問題的用戶。
當GPT-5出現(xiàn)降智和降情商的時候,很多人都在抱怨OpenAI過于武斷、壟斷,完全不考慮正常用戶的使用。
但對于這么大體量的用戶來說,保證下限或許才是他們的最優(yōu)解,而不是對正常用戶的最優(yōu)解。
看來OpenAI這次對自己的「路由模式」信心十足,相信用戶的問題都會得到「正確」的反饋。
但在找回ChatGPT的「人格模式」外,這次OpenAI還準備推出成人模式,還是有點意外的!
背后的一切應該都是為了AI產(chǎn)品的增長。
就像谷歌之于瀏覽器,英偉達之于GPU,開源社區(qū)之于Github/Hugging Face,手機之于蘋果iOS/安卓。。。
哪家巨頭的產(chǎn)品能夠之于AI?
誰家的AI產(chǎn)品能夠最終占領用戶心智?
不管模型水平如何,更多的用戶使用、更多的DAU數(shù)據(jù)才是王道。
一切都是為了增長和流量
眾所周知,馬斯克為了自家的Grok AI可謂是操碎了心。
從xAI的算力集群,到Grok的AI女友,再到Grok完全開放沒有審核的圖片編輯功能,老馬可以說是身先士卒的沖在宣傳自己AI的第一陣營。
都知道X上掛鏈接是會降權的,但是馬斯克還是給每次推薦機會都掛上蘋果App Store的鏈接,意思很簡單,「你們快去下載Grok啊~」

但蘋果似乎不吃這一套。
雖然從馬斯克的口徑來說,Grok和X的數(shù)據(jù)已經(jīng)支持上榜,但是榜單前幾名就是從來沒見過Grok。

因為Grok不能登上蘋果的App Store,馬斯克揚言要起訴蘋果!
理由是蘋果未在其應用商店的推薦應用中將X和Grok列為頂級推薦。

對于「錯過」OpenAI這座金山而言,社區(qū)很多人都能看出來,馬斯克是有執(zhí)念的。
他想通過Grok扳回一城,證明自己在AI領域的影響力。
但目前在各個網(wǎng)站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中,比如a16z,也不見Grok的蹤影。

除此之外,「每款應用發(fā)布后前18天內(nèi)在下載量」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中,Grok甚至打不過年初發(fā)布的DeepSeek。
并且遠遠落后ChatGPT和Gemini。

為了Grok的增長,馬斯克一開始就走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
Grok是第一家推出AI虛擬伴侶、AI女友角色「Ani」的AI App!
此前不論是ChatGPT、Gemini、Claude還是DeepSeek等國內(nèi)外AI APP,重點還是放在基礎模型的對抗上。
但在Grok 4發(fā)布會雷聲大雨點小之后,馬斯克最終還是走上了邪修的道路:
用人性來撬動流量,而不是用AI技術來吸引用戶!

而且在「虛擬伴侶」中,Grok還開放NSFW和「Spicy熱辣模式」,簡單說就是暗示性的「澀澀」內(nèi)容。
反正就是一條道走到黑了~
在國慶期間,OpenAI推出Sora新版本后,立馬登上App Store的榜單!
然后,Grok馬上就上線了圖生視頻功能,主打「你懂的」那種功能。

雖然馬斯克在宣傳中還是說強調(diào)Grok Imagine的特點是,最快的文本到視頻轉(zhuǎn)換。
但用戶都知道到底該怎么使用Grok。
人「性」還是真的經(jīng)不起考驗啊~

人類只需要多巴胺
這一切現(xiàn)象的背后,指向了一個簡單卻深刻的現(xiàn)實:
當下的AI之戰(zhàn),早已超越了技術參數(shù)的較量,演變成了一場爭奪用戶注意力和多巴胺的戰(zhàn)爭。
多巴胺,這種驅(qū)動著人類欲望、快樂和成癮的神經(jīng)遞質(zhì),已經(jīng)成為科技巨頭們獲取流量的終極密碼。
無論是社交媒體的無限信息流,還是短視頻的精準推送,其商業(yè)模式的核心都是通過持續(xù)不斷的新鮮刺激,讓用戶的大腦分泌多巴胺,從而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就像現(xiàn)在的短劇、短視頻,以及讓人們很難在專心于長視頻了。
現(xiàn)在,AI也加入了這場狂歡。
馬斯克的策略最為直接。
他毫不掩飾地將Grok打造成一個多巴胺的「超級供應商」。
AI女友滿足的是人類對陪伴和情感連接的渴望;NSFW內(nèi)容則直接刺激最原始的生理欲望。
這套組合拳精準地打擊了人性的根本需求,即使技術本身并非頂尖,也能快速吸引一批忠實用戶。
這是一種捷徑,也是一條險棋,因為它把產(chǎn)品的根基建立在了人性的弱點之上。
而OpenAI和奧特曼的轉(zhuǎn)變則更值得玩味!
沒有人會想到OpenAI和奧特曼會走這一步棋,因為此前奧特曼還曾經(jīng)嘲笑過馬斯克的Grok和動漫風女友。

「你肯定會看到一些公司去制造日本動漫風格的「澀澀」機器人」,奧特曼談及馬斯克和Grok時曾說。
「你不會看到我們那樣做」!
甚至,奧特曼還給馬斯克的這套流量殺手锏取名叫做「自毀性的方式」。

而現(xiàn)在呢,奧特曼和OpenAI從一個極力回避風險、甚至不惜犧牲用戶體驗的「衛(wèi)道士」,逐漸變成一個小心翼翼地重新釋放「人格」、試探「成人內(nèi)容」的追隨者。
這可能標志著一個重要的行業(yè)風向:純粹的技術理想主義,正在向殘酷的市場現(xiàn)實低頭。
當然,技術的發(fā)展總是螺旋式遞進的。
只是相比這些輕易就能滿足多巴胺的「AI生成內(nèi)容」,我們更期待的還是真正通用智能到來的那天。
彩蛋
雖然馬斯克在AI競爭上有點急于求成,不過在其他領域還是「整挺好」的。
比如最近的星艦測試。

看一個龐然大物就這么落在印度洋還是感覺很魔幻的。


另外,黃仁勛最新的「掌心之中」AI超算DGX Spark開始交付了。
也是先選擇了馬斯克交付,這算不算一種認可呢。

畢竟當年2016年,黃仁勛也是向馬斯克交付了第一款為人工智能優(yōu)化的GPU。
那時候,馬斯克和奧特曼還一起在為OpenAI的明天奮斗呢~
誰知道快十年后,他們成了冤家,世事難料啊!

昨天還說老黃這下太不給奧特曼面子。
然后今天老黃就跑去OpenAI總部了。
奧特曼也很給面子,把重要的骨干,比如董事長Greg,首席研究官Mark Chen等都拉了過來一起合影。

要不說,老黃不愧是「端水大師」!
至于巨頭之間的AI大戰(zhàn),當然是打的越久越好,最后還是肥了「賣鏟子」的英偉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