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的過去正在顛覆人們的未來
?新冠疫情和供應鏈中斷等問題極大地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這使得依賴歷史模式的預測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不可靠。
人們每天做出的許多決定背后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秘密,而人們也生活在一個數據賦能的時代。當人們計劃出外旅行時,谷歌搜索引擎會根據其當前和過去的交通數據估算旅行時間并推薦旅行路線。Netflix根據來自具有相似欣賞品味的人們的數據推薦可能喜歡的電影和節(jié)目。而美聯(lián)儲則使用市場和宏觀經濟數據來預測通貨膨脹以及它應該如何處理利率。
如果數據公開或泄露將使人們容易遭受網絡攻擊者的攻擊。但大數據技術也被用于幫助網絡安全,因為許多相同的工具和方法可用于收集日志和事件數據、快速處理并發(fā)現(xiàn)可疑活動。當世界發(fā)生變化時,數據不再能告訴人們太多關于未來的信息,最終可能會做出更糟糕的決定。兩年來的新冠疫情造成了嚴重的混亂,并改變了人們一些工作和生活的方式。而影響人們用于做出未來決策的數據將在未來幾年變得重要。
借助大數據分析,人們將能夠從歷史趨勢和過去的活動中收集數據。從一開始就對目標應該是什么以及目標是否正確有了清晰的認識。在某種程度上,人們一直依靠數據來預測未來。即使進行完全類比,人們過去的經歷(就是人們的個人歷史數據)也推動了人們感知風險和做出選擇的方式。這意味著每個人過去的經歷將以大數據集的形式,開始影響人們的生活。在金融領域尤其如此,它從市場中獲取證券價格來預測未來價格的走勢以及如何對沖或確保風險。
大數據帶來的大問題
大數據意味著人們可以根據更多的經驗做出更科學的決策,而不僅僅是自己的經驗。它提供了更大的希望和更高的準確性。人們生活的許多方面變得更加可預測和高效。人們不僅被軟件告知旅行的最佳路線,而且在人們之前就知道想買哪雙鞋。而企業(yè)可以更好地預測需求,并減少維護庫存的費用,航空公司可以出售更多機票,因為他們更清楚哪些人將會乘坐飛機。但這個過程并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科學。
行業(yè)專家表示,大約在10年前,他的任務是預測養(yǎng)老金風險模型的未來利率。這個問題提出了許多挑戰(zhàn)。在金融領域,通常是獲取過去的數據來預測未來;當人們查看基金招股說明書時,它會告訴其過去的平均回報率和波動率。但到2011年,利率已經連續(xù)下降了幾十年,而且這樣的時期很可能不會再次出現(xiàn),因為重復將意味著利率將變得非常低的負值。經濟學家通常假設利率會回到歷史平均水平,但也沒有跡象表明這種情況會很快發(fā)生。世界發(fā)生了變化,變得更加全球化,對債券的需求增加,這導致利率下降。
所有這些擔憂讓人們質疑是否可以使用歷史匯率數據,如果可以,那歷史數據是什么?如果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會在這個模型中加入一個可能不會再發(fā)生的牛市債券市場。如果使用可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的數據,會假設利率會上升到更高的水平,這也可能不會發(fā)生。最后,人們決定盡可能多地使用歷史記錄,并制定了一個經常更新新數據的流程。這是更保守的選擇,但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大數據分析可以幫助人們確定正確的戰(zhàn)略,以便能夠在適當的時間投資或配置資源。這樣可以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開銷的風險,并在數據分析的幫助下更好地利用資源,從而大限度地提高投資回報率。
數據只是指南,不能依賴大數據
數據不能代替思想和智慧。如果沒有良好的判斷力,數據只會讓人們失望,因為它將與過去聯(lián)系在一起。例如假設房價不會下跌,僅僅因為已經很久沒有下跌,這是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糟糕的數據判斷是美聯(lián)儲最近確定通脹只是暫時性的原因之一。美聯(lián)儲經濟學家使用均值回歸模型,根據過去40年的數據,預測通脹將迅速自行消失。更改數據是谷歌搜索不像以前那樣有用的原因之一。
如今,讓數據指導人們的做法已成為更大的危險,因為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被數據所驅動。人們的在線生活產生的數據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更強大的計算能力和技術支持使用這些數據。突然之間,人們的每一次旅行、購買的所有東西以及訪問的每個網站都增加了數據的預測能力并指導人們的決策——即使這一切都有些令人毛骨悚然。
但即使是強大的大數據分析也是采用過去的數據。現(xiàn)在世界已經發(fā)生了變化,所有這些數據都不再那么具有預測性。例如,通貨膨脹又回來了,改變了人們購買的方式和內容。利率正在上升,改變了人們儲蓄、投資和購買房屋的方式。不僅僅是經濟。2019年的交通模式(每周上班五天)如今不再有用,對人們需要什么衣服的預測也不再有用。人們在家看更多的電影,早上出去吃飯。休閑旅行有所增加,但商務旅行仍然減少,這使得航空公司更難知道要出售多少機票。
如今的經濟混亂有很多原因,例如是供應鏈中斷和勞動力短缺等,所以很難知道人們的數據驅動算法有多少讓人們失望。如果世界真的發(fā)生了變化,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獲得有意義的數據來再次為人們的決策提供支持?;蛘呷绻謴驼?,人們應該使用哪些數據?
世界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fā)生如此大的變化是不尋常的,但它提供了一個人們可能會忘記的寶貴經驗:數據只是指南,永遠不能替代人們自己的判斷。展望未來,人們將不得不對所有大大小小的預測持懷疑態(tài)度,并與人們自己的個人經歷進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