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I還能幫你干什么?這十個趨勢必須關注

元旦節(jié)收假,你身心都復工了嗎?
新的一年,有沒有跟我一樣,既想打工掙錢花,又想從具體任務中解放出來的?最好是能在新的一年,實現(xiàn)個人能力的極大增強……
所以今天,咱們就好好說一說,新的一年里,怎樣能讓AI多給自己幫幫忙(doge)。
或許你已經關注到了,過去一年,各種大模型、AIGC應用,已經像電子氧氣一樣:無、處、不、在。
而且這種“無處不在”可能還會超出你的預期和想象。就在今天,IDC發(fā)布的《2024AIGC應用層十大趨勢》報告就明確了“被AIGC包圍”,確實是事實。
除此之外,這份權威報告里,還有幾點AI的方向也給我激動壞了——
AIGC正在工具化:AIGC的強大能力在產業(yè)需求引領下正在被快速的工具化,它帶來效率的跨越式提升,對于行業(yè)競爭格局的重塑效應不容小覷。
AIGC加速超級入口的形成:“no App”理念將重塑應用形態(tài),并且對話就能直接調取、使用工具。
AIGC帶來新工種:IDC預測,到2026年,2/3的云應用將使用AI,預計將有高達八成的企業(yè)需要AI熟練工,新興的崗位如數據采集專家、數據標注師、定制化AI模型開發(fā)者等,都將成為炙手可熱的職場新機遇。

所有的一切都意味著,掌握AI技能的人才能在未來更有競爭力,于是我心里新一年的事業(yè)之火又被點燃了。
如果你跟我一樣,想在新年讓AI多干一點自己多賺一點,或者為以后“更值錢的自己”做好準備……這波AIGC的應用趨勢,也值得你關注。
與我們打工人息息相關
眾所周知,AIGC有三大層次:算力、數據為代表的基礎層,像我們手機里的芯片;大模型為核心的模型層,如操作系統(tǒng);然后最上層就是應用層,各種大家直接上手使用的網站、App等。
而這份報告之所以值得關注,因為講的就是跟我們打工人息息相關的應用層趨勢。

首先,可以看到這份報告覆蓋了產業(yè)方向、應用形態(tài)、市場影響三個方面,并且給當下最熱門的 AI 談論議題一個確切的回應。
根據報告內容,2024 年 AIGC 應用的十大趨勢涵蓋了應用層創(chuàng)新、AI Agent、專屬模型、超級入口、多模態(tài)、AI原生應用、AI工具化、AI普惠化等關鍵詞。
隨著AIGC的持續(xù)更新和能力增強,它已經遠非吟詩作對玩樂,而是變成一種切實提效的生產力工具。那具體到打工人,又有啥值得關注?
記住這兩個關鍵詞就行了:AI Agent、超級入口。
首先,每個人/企業(yè)都可以創(chuàng)建無數個AI Agent,擁有個性化的AI助理,人機協(xié)同成為我們工作、生活的新常態(tài)。
AI Agent就像是我們的助理,更多碎片化場景、復雜任務都可以通過它來搞定,比如工作場景中提供日程提醒、差旅安排、會議總結、知識問答、數據分析等,生活場景中幫我們做日程安排、旅行規(guī)劃、餐飲娛樂訂購等。
更關鍵的是,通過持續(xù)的人機交互,以及AI Agent本身的長期記憶和推理能力,它能模仿我們的日常風格,貼近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習慣。
就像奧特曼在ChatGPT上推出GPTs商店,雖然目前因為效果不佳,被人詬病得不少。但在實際落地中,這已經代表了一種確定性趨勢。
IDC的調研發(fā)現(xiàn),所有企業(yè)都認為AI Agent是AIGC發(fā)展的確定性方向;同時,50%企業(yè)已經在某項工作進行了試點(調研對象:100家制造、醫(yī)療、互聯(lián)網、金融、零售行業(yè)年收入超過5億的大型企業(yè))。這意味著,“人+AI助理”將成為未來主流的協(xié)同模式,也將改變生產力的組織形式。
其次,自然語言重新定義應用的交互入口,一個“/”就可以喚起各種AI工具和能力。
對話即入口,在新的一年將帶來更多實體感知。
很多基于傳統(tǒng)的圖形界面交互將被替代,更多工具型應用將圍繞“no App”理念來打造,到時候軟件公司更像一個智能系統(tǒng)運行商,各種智能應用集成于一個“超級入口”。
這一點,其實就像去年釘釘推出的“/”魔法棒。無需打開各種App,只需一個斜杠就能調用摘要、創(chuàng)作、問答、應用搭建等AI能力。

IDC認為這樣的應用形態(tài)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既有軟件的升級改造,把AI能力加到原來的產品里面,進行智能化重塑;另一種是從產品和方案的設計之初就開始思考AI的融入,突破更多企業(yè)的深層需求。
簡而言之,就是應用從云原生走向AI原生,從“+AI”走向“AI+”。
但不管是哪一種,可以確定的是,于打工人而言,不用輾轉于各類App,也無需鍵盤或手指的交互,只需自然語言對個話、拍個照、傳個圖,就能實現(xiàn)生產力的解放。
把卷的事都交給AI,把更多發(fā)呆和思考的時間還給人類。我們能夠預見的是AI將無縫融合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AI is Everywhere,每個人都能得到增強。
這不光是大趨勢,也暗示著我們打工人,在新的一年能用AI做什么,又該如何利用AI來加持自己?
2024:提升每個人駕馭AI的能力
上面說的AIGC應用十大趨勢,是從產業(yè)、行業(yè)大方向上展開的。
具體到咱們日常的工作,知道AI已經能做什么、即將能做什么,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從底層邏輯預判,而且這個底層邏輯很簡單——
首先,大原則上,AIGC的浪潮底層是“生成式AI”的技術變革。
而生成式AI的變革規(guī)律,就是從簡單到復雜,從對話到行動,從單模態(tài)到多模態(tài)(記住這個規(guī)律你就不會被唬住了)。
目前的AIGC技術成熟度,已經明確呈現(xiàn)如下狀態(tài):
生成文字,已經成熟。不管是ChatGPT,還是國內的種種大模型、文字生成軟件,AI一鍵成稿不再是問題。
生成代碼,呈現(xiàn)半熟態(tài)。根據自然語言生成完整代碼邏輯,實現(xiàn)編碼補全,甚至還可以給出debug的建議,但之所以說是半熟,是因為生成代碼的正確率還有待提升,更多時候只能用來輔助、提升效率。
生成圖片,呈現(xiàn)半熟態(tài)。MidJourney、StableDiffusion、DALL-E3珠玉在前,Adobe Photoshop也集成了AI能力,雖然能利用LoRA等完善生成內容,但在細節(jié)和理解人類意圖方面,圖片生成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生成視頻,正在催熟。年末炸場的Pika已經對所有用戶開放免費使用,而且是可以修改特定區(qū)域毋需重新生成整個視頻的那種版本,但是和生成圖像一樣,bug是還十分依賴prompt,并且面臨訓練數據缺乏、生成產品時長不足等問題。

知道相應的底層技術成熟度后,我就能真心誠意地給咱打工人提幾個具體的新年建議了——
文字相關的,能用AI則用AI,現(xiàn)在無論是年終總結、公眾號創(chuàng)作還是論文摘要,AIGC文字生成能力已經很穩(wěn)定好用了。
代碼相關的,隨時可以讓AI給你打下手,雖然不能把AI生成代碼能力直接全盤用起來,但是提升效率完全沒問題。
作圖相關的,交由AI處理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需要適應與AI的交互方式,以掌握其潛力。
視頻相關的,可以保持了解,知道大概進展,等待有朝一日技術成熟了,隨時可以拿起來“為我所用”。
當然了,除了挨個品類了解、學習AI怎么幫到自己外,更簡單的方法也擺在眼前,那就是用好主流辦公軟件、平臺,比如釘釘。
畢竟作為6億人在用的一個國民級App,一方面是功能齊全,學習和實用AI能力的門檻也更低,讓你可以輕易上手;另一方面作為大平臺、超級App,往往才能持續(xù)提供最具保障的新技術、新能力,讓你時刻跟上AI的節(jié)奏。
實際上,2023年以來,釘釘確實也是這樣的——一波又一波地提供各種AI能力,全方位增強打工人。
第一,阿里大模型能力迅速上釘。
早在去年4月的釘峰會上,釘釘就宣布接入阿里通義大模型,并發(fā)布了一條“斜杠”釘釘魔法棒。在隨后的100天后,釘釘上17條產品線、近100項場景都已經完成智能化再造。
釘釘還推出了專為小團隊用戶、個人用戶、高校用戶提供的釘釘個人版,旨在提供更輕量的AI生產力工具,提升個體的效率。
不可否認的是,面對新時代浪潮,誰先搶占先機,誰就吸引住更多市場和用戶的注意力。
比如個人版里這個頗受關注的鹿班相機,利用平日里的生活照,就能夠召喚出縱橫職場的個性化職場風格照。

如果不滿足于二維平面的個人職場形象照,個人版還提供靈動人像功能,可以生成能說會動的數字人形象。
已經開始美美做夢,以后視頻會議都能讓跟我一般無二的AIGC生成數字分身替我開了(bushi)。

第二,從chat到work,沒有進入生產力場景的AI都不是好AI。
AI技術的關鍵在于能否有效地幫助解決現(xiàn)實世界的問題,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經濟發(fā)展,并在各個行業(yè)中發(fā)揮作用。
比如艾為電子在釘釘搭建了專屬模型,并基于這個模型搭建了“IC智能客服”。然后艾為電子把過去積累的所有數據庫喂給了這個模型,訓練調優(yōu)之后,IC智能客服成為了“芯片專家”,也成為了員工對接客戶時的有力幫手。
與傳統(tǒng)問答機器人相比,這個客服可以“理解”使用者的上下文對話,生成的回答也自然得多,更無需頻繁地維護關鍵詞和問答庫,極大降低了成本。
第三,釘釘渡人也渡己。越多人用,越多AI產品和開發(fā)就聚集過來。
比如釘釘今年8月面向生態(tài)伙伴和客戶推出了AI PaaS智能化底座,這也代表著釘釘智能化正式邁向生態(tài)層。
首批參與共創(chuàng)的六家生態(tài)伙伴,包括1號招招、有成CRM、易鯨云、i人事、酷學院、經營大腦winplan,基于AI PaaS開發(fā)的“數字員工”也在釘釘智能應用市場上線。
數字員工能以企業(yè)助理的身份,進入通訊錄,取得對應的職務權限,參與到企業(yè)的組織、協(xié)同與業(yè)務流程中去,它可以通過自然語言完成文案創(chuàng)作、智能問答、數據分析、業(yè)務操作等日常工作……
在AIGC的加持下,原本已經練就超級App的釘釘,也將成為一個AI應用和工具的超級入口。
當然這種明確的趨勢,對咱也是明確的利好啊,畢竟誰還不是個釘釘用戶呢。
只需記住這三個原則
不過嘛,既然在超級App釘釘上就能用和學,還要記那么多AIGC趨勢嗎?不記也行。
咱記住這三個大原則就行。
首先,新的一年不要質疑AI,理解AI、應用AI,成為駕馭AI的人。
還記得去年年初ChatGPT剛火爆全球時,關于「AI是否能取代人類」相關話題鋪天蓋地,足以引發(fā)人們的焦慮。
如今一年過去,各種AIGC的應用涌現(xiàn)已經展現(xiàn)出了確定的趨勢,那就是AI不會替代人類,但人類可以依靠AI來增強自己。
而且現(xiàn)在來看,那些依托于AI的新應用、新功能,使用起來并不復雜,新技能掌握起來也很簡單??梢源_定的是,每一個時代的新機會一定率先垂青于備好了的人。
這不,我們也看過不少依靠ChatGPT來建網站、搭應用,然后賺錢的例子。
當然要是跟我一樣沒有賺錢的腦子,提升一下工作效率也行~
其次,你不走向AI,AI也會走向你。
過去一年不管是投資、創(chuàng)業(yè)生態(tài)、巨頭公司布局、還是開發(fā)者社區(qū)發(fā)展來看,大模型在各行各業(yè)繁榮發(fā)展的同時,圍繞AIGC的商業(yè)模式、場景應用以及定制模型開發(fā)都將不斷推陳出新。越來越多的生產場景正在被升級,越來越多的AI應用正在爆發(fā)和涌現(xiàn)。
而且這種AI價值和能力,也在被加速普惠,嵌套和滲透到行業(yè)、企業(yè)、組織和業(yè)務流程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還有看起來似乎毫不費力的真功夫,比如基于企業(yè)沉淀的專業(yè)知識,提供高效的智能問答;基于企業(yè)的業(yè)務數據,一句話提取報表、分析數據,為決策者提供有價值信息等。
最后,新技術帶來新應用,新應用則會塑造新的超級入口和超級App.
一來,對于打工人而言,我們每天工作,其實無非就是完成好三件事:溝通、協(xié)作和業(yè)務。
能滿足這樣需求的,釘釘是一個。作為它的使用者,不難發(fā)現(xiàn),不同界面有著各種工具和應用,但實際上都在解決這三大場景。
二來,因為日常需要解決的問題過于碎片化,而且需要每天都使用。
即便是有錢能升級成ChatGPT Plus會員用它的插件,或者自定義個GPTs都無法徹底解決,更不用說GPTs各種被人詬病。
更不用說那些只聚焦于具體功能的輕應用、小程序等等,各個應用轉換實在是太麻煩。
而像釘釘這種AI應用的超級入口,合理地解決了這些問題:一個App能集成各種AI功能,干起活來事半功倍。
關鍵是還劃算!!
綜合來看,不是ChatGPT Plus買不起,而是現(xiàn)在潛在的超級App更有性價比。
而且在中國,像釘釘這樣的已經被驗證的超級APP,確實也在火速獲得AIGC紅利,特別是AIGC應用層紅利,最快讓咱打工人被增強、被賦能。
或者說,AI技術的焦慮就讓超級App去卷吧,釘釘卷好了,舒舒服服呈上來,咱合合理理地讓AI幫咱打一部分工。
相同的活,干得更輕松、更高效。摸魚創(chuàng)新的時間不就出來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