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宣布開源PolarDB數據庫 與社區(qū)共建云原生數據庫生態(tài)
5月29日,阿里云開發(fā)者大會上,阿里云宣布開源云原生數據庫能力,對外開放關系型數據庫PolarDB for PostgreSQL的源代碼,將阿里內部沉淀多年的技術分享出來,服務百萬開發(fā)者。目前,該項目已在阿里云官網及Github上發(fā)布,后續(xù)將引入分布式事務、單機高性能等能力。
“我們希望將阿里云在數據庫技術上積累的豐富經驗,通過標準技術組件和系統的方式開放出來,共建開源數據庫生態(tài)。”阿里云數據庫負責人李飛飛表示。
數據庫是基礎軟件中的剛需,與芯片、操作系統并列為“全球技術三大件”。開源模式廣受數據庫用戶歡迎,被認為是互聯網場景的標配。
PolarDB是阿里云自研的數據庫產品家族,采用存儲計算分離、軟硬一體化設計,既擁有分布式設計的低成本優(yōu)勢,又具有集中式的易用性,可滿足大規(guī)模應用場景需求。計算能力最高可擴展至1000核以上,存儲容量最高可達100TB,集群版單庫最多可擴展到16個節(jié)點,性能比MySQL高6倍。PolarDB系列產品已連續(xù)多年穩(wěn)定支撐天貓雙11,處理峰值高達創(chuàng)紀錄的1.4億次/秒。
為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PolarDB針對不同的數據庫協議開發(fā)了不同的兼容版本,包括兼容MySQL、PostgreSQL和Oracle的版本,及每個版本的分布式形態(tài)。
此次阿里云開源的是PolarDB for PostgreSQL分布式版,包括數據庫內核、相關插件、工具腳本、測試用例以及設計文檔,適用于中大型企業(yè)核心業(yè)務場景。本次開源遵循Apache Version 2.0協議,以全共享并尊重原作者著作權的模式開源,代碼可以修改和再發(fā)布。
阿里巴巴在2009年就基于MySQL打造了AliSQL分支,在內部替換了Oracle;2015年,阿里云推出自研數據倉庫AnalyticDB,支持PB級數據實時分析;2017年,又發(fā)布自研云原生關系型數據庫PolarDB,相同性能下的成本只有商用數據庫的1/10。
自2018年起,阿里云連續(xù)三年進入Gartner數據庫魔力象限,并在2020年挺進Gartner全球數據庫領導者象限,成為基礎軟件領域首次進入領導者象限的中國企業(yè)。目前,阿里云數據庫市場份額穩(wěn)居全球前三,亞太第一。
“我們一直保持與開源社區(qū)的密切溝通。未來,阿里云也會建立自己的開源社區(qū),以更快的速度響應客戶需求。”李飛飛表示,阿里云將加大開源數據庫社區(qū)投入,與合作伙伴、開發(fā)者共同打造生態(tài),共建云原生數據庫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