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18年后的你是今天決定的
原創(chuàng)【51CTO.com原創(chuàng)稿件】2017年9月10日-13日,由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的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無錫舉行。博覽會開幕首日的高峰論壇上,來自政府、企業(yè)的互聯網、物聯網專家學者圍繞物聯網主題,從不同角度發(fā)表富有創(chuàng)見的精彩演講,分享對各自領域物聯網發(fā)展的獨到思考,帶來一場智慧的碰撞和思想的盛宴。壓軸演講嘉賓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先生的演講更是頗具深意。
馬云先生演講
兩天前,恰逢阿里巴巴集團成立18周年慶典。18年前,馬云創(chuàng)辦阿里巴巴,“今天的阿里巴巴不是今天做成的,是18年以前的決定做成的。而18年以后的你、20年以后的你,不是20年以后決定的,而是今天的思考、今天的決定。”馬云以慣有的演講風格揮灑他對物聯網和成功學的思考。
2009年開始,江蘇就進行了物聯網的探索,那時候國家,將今天的物聯網叫做國家傳感網。也是2009年,阿里巴巴啟動了阿里云計算,那時候誰也說不出未來云計算到底是怎么一個樣子,但是我們相信這是一個未來、這是一個趨勢。雙方都堅持了八年時間,才有了今天。
馬云先生演講
馬云先生將江蘇省對物聯網的探索與阿里巴巴的探索進行了分析:江蘇省開始探索的時候,我相信大家只是覺得這是一個概念,阿里巴巴在探索云計算的時候,也認為是一個概念,今天的概念越來越多,包括云計算、大數據、智能物流、IOT在內各種各樣的說法,其實說明一個問題,人類正在往一個共同的方向去走。就像上一個世紀,有的人講汽車很重要、有的人說造路很重要、有的人說石油很重要,其實大家都在做一個方向,這就是一個能源時代的到來,而今天的人類將真正開始進入到數據時代。
在馬云的思想宇宙里,數據化技術足以和社會化生產比肩:人類未來的大數據發(fā)展,離不開三個主要的要素,就是互聯網、大計算以及云數據。數據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大數據涵蓋著兩個關鍵,“大”不是“多”的意思,“大”是大計算的意思,大計算加云數據,這才是我們所認為的大數據。首先數據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如果說第一次技術革命,煤是主要的生產資料、煤是主要的動能,第二次技術革命,是石油、電,這次技術革命,以創(chuàng)新驅動,數據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第三次技術革命將以創(chuàng)新驅動,數據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互聯網本身是一種生產關系,互聯網不是互聯網公司的互聯網,互聯網是全社會的互聯網。云計算將成為一種強大的生產力。
的確,當技術的發(fā)展不斷向外部發(fā)展的時候,數據化趨勢正在走向我們的內心:過去的兩百年,由于科技的發(fā)展,我們對外部的世界越了解越多,我們走向外太空,探索月亮、探索火星,不斷在向外探索,但是人類對自我的了解越來越少,未來的一兩百年,我們在發(fā)掘人類的內心世界,這在生命科學方面將會有重大的突破。人活到120歲、150歲,并不是笑談和奢想,因為人將了解自己越來越多。
2017世界物聯網無錫峰會現場
我們對于未來的未知遠遠大于已知,就像阿里巴巴不是今天做成的,是18年以前我們相信有這一天才會做成的。我們今天同樣相信未來的世界會是這個樣子,并且為之去努力。
馬云相信,今天能夠定義清楚的東西都不是未來,今天我們怎么想象未來,在他認為都是幼稚的,盡管18年以前,我們知道互聯網會發(fā)展,知道電子商務會發(fā)展,但是我們沒有想象到電子商務、互聯網18年以后會發(fā)展成這個樣子。人類一百年以前發(fā)現電的時候,認為電就是用于電燈泡的,并沒有想到今天還有電飯煲、空調機,今天我們對于數據的理解,所謂的數據壟斷,跟二十年以后的數據相比,跟萬物相連以后的數據相比,比不上滄海一粟。所以我們今天要思考的是如何面對未來,我們要鋪設一個方向,如何堅持,并且不斷的去完善。今天的思想碰撞極具意義,甚至是里程碑式的。
時代的變遷在18年前被他和他的團隊親手開拓,18年后的未來,也正在這位傳奇人物的預言中慢慢走來:身處IT時代,人類已經從IT走向DT,IT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DT是Data technology,這不是字的區(qū)別,也不是技術的區(qū)別,而是思想觀念的區(qū)別,IT是讓自己做得越來越強,而DT必須學會共享,必須學會普惠,必須讓別人強大起來,你才會強大起來。而整個世界的趨勢就走向了普惠、共享和可持續(xù)。
【51CTO原創(chuàng)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