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專家:云計算技術最大挑戰(zhàn)是互操作性
如今,許多公用云網絡被配置成封閉系統,且不是為相互交互而設計。這些網絡之間缺少集成,使得各機構很難在云計算中聯合IT系統的同時提高生產力并節(jié)約成本。為迎接這一挑戰(zhàn),人們必須開發(fā)行業(yè)標準,幫助云服務供應商設計可互操作的平臺,實現數據遷移能力。
IEEE ***信息官Alexander Pasik博士在20世紀90年代任Gartner分析師時就是云計算技術的支持者,他指出:“安全性當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但并不是阻礙其進一步采用的因素。為實現成功推廣云計算所需的規(guī)模經濟,公共平臺應當保證不管用戶來自何處都能便捷地操作服務和應用,同時使得各機構能夠更加經濟地把IT系統轉型為服務導向模式。”
據行業(yè)調研公司IDC公布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14年,來自公用云計算服務的收入將達到555億美元,較2009年的160億美元大幅攀升。云計算在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它支持各種軟件即服務(SaaS)的應用,這些應用用來存儲醫(yī)療記錄、關鍵商業(yè)文件,以及音樂和電子圖書購買、社會化媒體內容,等等。但是,缺乏互操作性仍給希望合并云中一系列企業(yè)IT系統的機構帶來了挑戰(zhàn)。
普渡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信息安全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IEEE***等級會員(Fellow)Elisa Bertino指出,互操作性問題要比客戶感受到的數據安全問題更加緊迫。“云計算中的安全與影響用戶端網絡的安全問題并無二致。各機構并沒有在數據遷往云中時遭受更大的安全風險。事實上,他們的數據在云中可能會更安全,因為廠商就是技術專家,他們的商業(yè)模式就建立在數據保護的基礎之上。”
然而,原英國電信數據中心全球負責人、IEEE會員Steve O'Donnell認為,大多數擔憂是關于IT經理的控制能力。他表示:“現在缺少工具,使企業(yè)能夠以和數據中心中相同的方式管理云中的安全性與可用性。企業(yè)相信自己的數據中心是安全有效的,他們希望能夠由自己管理云的安全性和可用性,而不是把它外包給第三方。”
IEEE高級會員Pasik博士建議通過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方案,以一種類似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基于保險的方式來消除各機構對云中數據安全的顧慮。他說:“絕大部分美國人都有銀行賬戶,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錢是安全的。我認為,在私人行業(yè)的支持下,可以在未來10年內為云計算用戶提供類似保障。”
隨著互操作能力和遷移能力的改進,越來越多的機構把IT服務和系統遷移到云,市場將達到經濟拐點。Pasik指出,一個機構在內部管理企業(yè)電子郵件系統每個用戶的平均成本大約為500美元。“而運行基于云的企業(yè)電子郵件服務,用戶平均成本可能在50美元左右。這十倍的經濟影響就成為云計算技術強有力的商業(yè)案例,并且這將從網絡中去掉與大多數機構的核心能力不直接相關的系統。如此一來,為什么還要在內部投入大量資源去支持這些系統呢?”
在這方面,今年4月IEEE標準協會宣布其云計算計劃,這是***個由全球標準開發(fā)機構制定的、廣范圍、前瞻性的行動計劃,旨在處理云計算遷移能力和互操作能力。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