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摘套内射激情视频,久久精品99国产国产精,中文字幕无线乱码人妻,中文在线中文a,性爽19p

華為中科大聯(lián)創(chuàng)大模型低比特量化算法,1‰數(shù)據(jù)實現(xiàn)昇騰無損壓縮7倍

人工智能 新聞
大模型巨無霸體量,讓端側部署望而卻步?華為聯(lián)手中科大提出CBQ新方案,僅用0.1%的訓練數(shù)據(jù)實現(xiàn)7倍壓縮率,保留99%精度。

大模型,如今堪稱AI界的「吞金巨獸」。

從寫詩到解題,從對話到編程,它們幾乎無所不能,但動輒千億甚至萬億參數(shù)的規(guī)模,讓部署成本高得離譜。

以FP16精度部署的DeepSeek-R1 671B為例,推理時大概需要1342GB的顯存,如果是32GB 5090顯卡,需要整整42張!

為了降低成本,天才工程師們想出了后訓練量化(Post-training Quantization,PTQ)的方法,它能夠在有限的校準數(shù)據(jù)和計算資源下對模型進行高效壓縮。

但是PTQ依然帶來新的問題——在極低比特精度(如W2A16、W4A4)時往往會出現(xiàn)明顯的性能下降,規(guī)模是降了,但是不好用了!

就在這關鍵時刻,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聯(lián)合中科大亮出了「殺手锏」——CBQ(Cross-Block Quantization),一種基于跨塊重建的后訓練量化方案。

圖片

論文地址:https://openreview.net/pdf?id=eW4yh6HKz4

相比量化感知訓練(QAT)所需數(shù)據(jù)量,CBQ僅用0.1%的訓練數(shù)據(jù),一鍵壓縮大模型至1/7體積——浮點模型性能保留99%,真正實現(xiàn)「輕量不降智」。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成果已榮登ICLR 2025 Spotlight(錄取率僅5%)。

它不僅展現(xiàn)了大模型壓縮領域的創(chuàng)新性和實用性,更像一顆信號彈,宣告大模型在國產算力上的普及時代已然來臨!

目前,CBQ已作為可調用的算法之一,正式加入昇騰模型壓縮工具包ModelSlim,幫助開發(fā)者在昇騰芯片上實現(xiàn)LLM的高效部署。

極低比特量化,為何如此難?

長期以來,后訓練量化(PTQ)一直是壓縮大語言模型的「黑科技」——通過解決異常值和采用layer-wise或block-wise的loss優(yōu)化技術取得了比較不錯的結果。

但是當把參數(shù)比特「壓得特別低」的時候,模型性能會嚴重下降。

為什么極低比特量化,如此困難?其實,答案隱藏在大模型的復雜結構中。

研究者們對LLM在低比特量化場景下的量化誤差進行了深入分析,發(fā)現(xiàn)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隨著模型參數(shù)數(shù)量的增加和量化bit數(shù)的減少,模型內部的層間依賴(inter-layer dependencies)和層內依賴(intra-layer dependencies)會顯著增強,這嚴重影響了量化精度。

如下實驗所示,清晰展示了LLAMA-7B層間與層內的依賴關系。

圖片

圖1:Llama-7B內部權重和層之間依賴關系的變化,以及層間縮放因子(scale)對誤差的影響

圖1(a)為LLAMA-7B單一層中權重的Hessian矩陣絕對值可視化,2-bit圖比4-bit更模糊,非對角線噪聲增多,表示在低比特下權重間的「干擾」增強了。

圖片

圖1(b)為LLAMA-7B 32層中損失相對于scale的Hessian矩陣可視化,在2-bit量化中,非對角線明顯比4-bit更亮,說明層間依賴增強,模型更容易因為一層的誤差影響到另一層。

以及圖1(c)LLAMA-7B前兩個Transformer塊的平均scale與相應損失之間的關系,4-bit情況下,誤差平穩(wěn)區(qū)域大,模型對 scale 不敏感。2-bit情況下,誤差對scale非常敏感,選擇不當誤差急劇上升,黑色區(qū)域更集中、易出錯。

總結來說,將模型參數(shù)從高精度壓縮到低精度,這一過程主要面臨三大核心挑戰(zhàn):

1. 層間依賴的「雪球效應」

大模型由多個Transformer層組成,各層參數(shù)之間存在復雜的相互依賴。

在極低比特量化時,量化誤差會在層間不斷累積放大,就像「滾雪球」一樣,導致整體性能嚴重下降。

然而,傳統(tǒng)逐層量化的方法,無法有效捕捉這些層間依賴,進而造成了精度損失。

2. 層內依賴的復雜性

同一層內的參數(shù)并非獨立存在,而是存在緊密的關聯(lián)性。

極低比特量化會破壞這些精細的層內依賴,導致模型在處理復雜任務時「力不從心」。

比如,大模型語義理解或推理能力,可能因參數(shù)精度的降低而顯著退化。

3. 權重和激活的異常值

模型的權重和激活值中的異常值,在低比特量化時會引發(fā)較大的誤差。

傳統(tǒng)的方法無法精確識別和處理這些異常值,進一步加劇了量化誤差。

可見,這些挑戰(zhàn)讓低比特量化,成為大模型壓縮的「攔路虎」。

那么,華為的CBQ方案,是如何突破這些瓶頸?讓我們一探究竟!

CBQ打破層間壁壘,精準又高效

CBQ的核心思想是,通過跨塊依賴(Cross-Block Dependency, CBD)機制和自適應LoRA-Rounding技術,同時優(yōu)化多個Transformer塊的量化參數(shù),從而更好地保留模型內部的依賴關系。

圖片

具體來說,它通過三大技術創(chuàng)新,為極低比特量化注入了全新活力。

跨塊依賴機制(CBD)

剛剛也提到,傳統(tǒng)量化方法采用逐層優(yōu)化,卻忽視了層間依賴的復雜性。

CBQ引入了CBD機制,通過滑動窗口的方式,同時優(yōu)化多個Transformer塊,并且相鄰窗口之間會有重疊的塊,以確保塊之間的連接性和協(xié)作性。

圖片

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捕捉到模型內部的長距離依賴關系,使得相鄰的塊能夠共同參與到量化過程中,從而提高整體的量化性能。

圖片

在實驗中,隨著滑動窗口中塊的數(shù)量增加,模型的性能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圖片

自適應LoRA-Rounding技術

為了應對層內依賴的復雜性,CBQ提出了自適應LoRA-Rounding技術,通過兩個低秩矩陣來學習量化權重的自適應補償值。

圖片

與傳統(tǒng)的AdaRound方法相比,LoRA-Rounding通過低秩分解大大減少了可學習參數(shù),訓練速度更快,GPU內存消耗更低。

圖片

這種方法能夠在訓練過程中動態(tài)調整權重的量化精度,從而更好地適應模型的內部結構和數(shù)據(jù)分布。

圖片

粗到細的預處理策略(CFP)

針對異常值問題,CBQ采用了粗到細的預處理策略(Coarse-to-Fine Preprocessing, CFP)。

CFP策略從統(tǒng)計學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分階段檢測和處理權重和激活中的異常值。

在粗粒度檢測階段,通過計算四分位數(shù)和四分位距來初步估計異常值的范圍;在細粒度檢測階段,通過最小化異常值子集與正常值子集之間的距離,同時最大化子集內部的方差,來精確識別異常值的位置。

圖片

這種分階段策略,有效減少了量化誤差,確保模型在低比特場景下依然「穩(wěn)如泰山」。

那么,CBQ在場景中的真實表現(xiàn)又如何呢?

實驗結果:性能與效率的雙贏

一系列研究結果顯示,CBQ在華為盤古模型和開源模型的表現(xiàn)上,大放異彩。

盤古模型:端側部署「殺手锏」

CBQ量化技術已成功應用于華為盤古大模型PanGu-7B和PanGu-1.5B的端側部署,憑借其高精度的量化性能,有效支撐了盤古大模型在多個業(yè)務場景的落地應用。

如下表所示,在W8A8/W4A16精度下,PanGu-1.5B模型在中文(C-Eval/CMMLU)、多任務語言理解(MMLU)基準中的表現(xiàn),毫不遜色于全精度模型的性能。

在中文、多語言理解、數(shù)學基準中,PanGu-7B的表現(xiàn)同樣如此。

圖片

這些成果,足以讓盤古模型在手機等終端設備上,輕松運行。

開源模型:超越最優(yōu)

此外,CBQ在多個開源LLM(如OPT、LLaMA)上也取得了SOTA。

圖片

例如,在W4A16、W2A16和W4A8等低比特量化設置下,CBQ的性能均優(yōu)于現(xiàn)有的最先進方法,并且與全精度模型的性能差距縮小到了1%以內。

圖片

更令人驚嘆的是,CBQ僅需4.3小時即可完成對4位權重的LLaMA1-65B模型的量化,展現(xiàn)了壓縮率與精度之間的完美平衡(trade-off)。

圖片

未來展望

華為的CBQ方案,以跨塊依賴機制、自適應LoRA-Rounding技術,以及粗到細的預處理策略,成功征服了極低比特量化的「三大高峰」。

這項創(chuàng)新有效地解決了,大模型在低比特量化場景下所面臨的層間依賴和層內依賴難題。

它不僅在多種大語言模型和數(shù)據(jù)集上展現(xiàn)出了顯著的性能提升,成功縮小了與全精度模型之間的差距,還以高效的量化效率實現(xiàn)了復雜模型的快速壓縮。

最終,讓盤古和各類開源模型,成功實現(xiàn)了在昇騰硬件上的高效部署,并為更加廣泛的應用鋪就坦途。


責任編輯:張燕妮 來源: 新智元
相關推薦

2024-06-17 07:10:00

2023-10-10 08:52:43

PNG類型Chinchilla

2025-10-24 12:14:32

2025-10-11 18:05:23

AI大模型工具

2024-12-02 10:40:00

AI模型

2021-11-17 16:13:45

IBM 處理器量子

2024-04-07 09:00:00

數(shù)據(jù)模型

2022-06-30 10:38:53

Lepton無損壓縮圖片圖片質量

2023-12-04 13:23:00

數(shù)據(jù)訓練

2015-08-31 10:10:48

Dropbox無損壓縮算法云存儲

2021-05-07 09:34:20

量子芯片計算機

2022-06-08 16:29:45

無損壓縮方案分布式

2025-07-11 08:54:00

2024-11-04 08:30:00

2021-07-09 22:54:38

昇騰產業(yè)升級智能化

2023-03-17 07:59:57

AI數(shù)字化

2013-06-19 11:32:32

計算性能ISCHPC

2025-04-01 09:20:00

模型預測AI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