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摘套内射激情视频,久久精品99国产国产精,中文字幕无线乱码人妻,中文在线中文a,性爽19p

面試題:什么是虛擬內存,它如何與物理內存映射?頁面置換算法有哪些,優(yōu)缺點如何?內存碎片是如何產生的,有哪些解決方法?

存儲
棧和堆各有其適用的場景,對于需要在函數(shù)內部臨時存儲的小型數(shù)據,可以使用棧來提高效率。

題目概覽:

  • 什么是虛擬內存,它的作用是什么?虛擬內存如何與物理內存做映射的?
  • 說說看頁面置換算法有哪些,它們的優(yōu)缺點如何?
  • 什么是內存碎片?內存碎片是如何產生的?有哪些解決方法?
  • 什么是內存泄漏和內存溢出?它們分別會導致什么問題?它們的區(qū)別是什么?
  • 堆和棧的區(qū)別是什么?你覺得堆快一點還是棧快一點?既然棧(堆)比堆(棧)的效率高,為什么不全用棧(堆)?

面試官:什么是虛擬內存,它的作用是什么?虛擬內存如何與物理內存做映射的?

一、定義

虛擬內存是指操作系統(tǒng)提供給每個進程的一種抽象的內存空間,這個空間可以比實際的物理內存大,而且是連續(xù)的。它通過將硬盤空間作為內存的擴展,使得應用程序可以使用比物理內存更大的地址空間。

虛擬內存與物理內存的映射是指,系統(tǒng)允許程序在虛擬地址空間中運行,而操作系統(tǒng)則負責將這些虛擬地址轉換為物理地址,以便實際訪問內存。

以下是虛擬內存與物理內存映射的詳細解釋:

二、映射機制

1.分段機制

在早期的計算機系統(tǒng)中,內存管理采用分段機制。在這種機制下,虛擬地址被分為段號和段內偏移量兩部分。

操作系統(tǒng)維護一個段表,其中每個段表項包含段的起始物理地址和段的長度。當程序訪問一個虛擬地址時,操作系統(tǒng)通過查找段表來確定該地址對應的物理地址。

分段機制解決了程序使用物理地址存在的問題,但存在外部內存碎片和換入換出效率低等不足。

如下圖所示是一個進程的虛擬內存分段和物理內存的映射。

2.分頁機制

為了克服分段機制的不足,現(xiàn)代操作系統(tǒng)普遍采用分頁機制。在這種機制下,虛擬內存和物理內存都被劃分為固定大小的頁(通常是4KB)。

操作系統(tǒng)維護一個頁表,其中每個頁表項包含物理頁號和頁內偏移量。當程序訪問一個虛擬地址時,操作系統(tǒng)通過查找頁表來確定該地址對應的物理地址。

分頁機制消除了外部碎片,因為內存空間是預先劃分好的,頁與頁之間是緊密排列的。但分頁機制可能產生內部碎片,即當分配的頁面大小大于實際需要的內存大小時,剩余的空間將被浪費。

現(xiàn)代操作系統(tǒng)一般都采用段頁式存儲的方式來實現(xiàn)虛擬內存和物理內存的映射。段頁式存儲,顧名思義是一種結合了段式存儲管理和頁式存儲管理優(yōu)點的內存管理技術。在段頁式存儲中,程序的邏輯地址空間被劃分為若干個段,每個段再被劃分為若干個固定大小的頁。同時,物理內存也被劃分為與頁面大小相同的物理塊。

  • 當程序需要訪問某個邏輯地址時,首先根據段號找到對應的段表項。
  • 從段表項中獲取該段的頁表起始地址,并根據段內頁號找到對應的頁表項。
  • 從頁表項中獲取該頁對應的物理塊號。
  • 最后,將物理塊號與頁內偏移量組合,得到物理地址,從而完成地址映射。

三、映射過程

1.地址轉換

當程序訪問一個虛擬地址時,CPU首先將該地址發(fā)送到內存管理單元(MMU)。

MMU使用頁表將虛擬地址轉換為物理地址。這通常涉及將虛擬地址的高位部分用作頁表索引,以找到對應的頁表項。

然后,MMU將頁表項中的物理頁號與虛擬地址的低位部分(頁內偏移量)組合,形成物理地址。

2.缺頁中斷

如果程序訪問的虛擬地址在頁表中找不到對應的物理頁號(即該頁面在物理內存中尚未被分配或已被換出到磁盤),則會發(fā)生缺頁中斷。

缺頁中斷是一種異常,它使程序從用戶態(tài)切換到內核態(tài),并調用內核的頁面置換算法來處理該中斷。

頁面置換算法可能會從磁盤中加載所需的頁面到物理內存中,或者將另一個不常用的頁面換出到磁盤上,以騰出空間給新頁面。

處理完缺頁中斷后,程序繼續(xù)執(zhí)行,但這次訪問的虛擬地址已經映射到了物理地址。

四、多級頁表

由于頁表可能非常大(特別是在64位系統(tǒng)中),因此操作系統(tǒng)通常采用多級頁表來減少內存占用。多級頁表將頁表本身也劃分為多個頁,并使用額外的頁表來索引這些頁。這樣,只有在實際需要訪問某個頁表項時,才會將其加載到內存中。

五、優(yōu)化技術

為了進一步提高內存管理的效率,操作系統(tǒng)還采用了多種優(yōu)化技術。例如:

  • 快表(TLB):TLB是一個小型的、快速的緩存,用于存儲最近訪問的頁表項。當程序訪問一個虛擬地址時,CPU首先檢查TLB中是否有對應的頁表項。如果有,則直接使用該頁表項進行地址轉換,從而避免了訪問慢速的主存頁表。
  • 頁面置換算法:操作系統(tǒng)使用各種頁面置換算法(如FIFO、LRU等)來決定哪個頁面應該被換出到磁盤上。這些算法旨在最小化缺頁中斷的頻率和頁面置換的開銷。

六、虛擬內存的作用

(1) 擴展內存空間:

虛擬內存技術最顯著的作用是擴展了程序可用的內存空間。由于物理內存(RAM)的容量有限且價格相對較高,而磁盤的容量則要大得多且成本較低,因此通過虛擬內存技術,程序可以訪問比物理內存大得多的內存空間。

(2) 優(yōu)化內存管理:

虛擬內存有助于更有效地管理物理內存。操作系統(tǒng)可以根據需要將程序的代碼和數(shù)據從物理內存中移動到磁盤上,或者從磁盤上移回物理內存,這一過程稱為頁面置換(paging)。這種動態(tài)的內存管理方式使得系統(tǒng)能夠同時運行多個程序,即使這些程序的總體內存需求超過了物理內存的限制。

(3) 提高程序執(zhí)行的靈活性:

由于程序使用的是虛擬地址,操作系統(tǒng)可以在程序運行時動態(tài)地改變這些地址與物理內存之間的映射關系,從而提高了程序執(zhí)行的靈活性。例如,操作系統(tǒng)可以在程序訪問到某個尚未加載到物理內存中的數(shù)據時,自動將其從磁盤加載到內存中,而無需程序本身進行干預,這個過程用戶進程是無感的,它只需要關注虛擬內存中的地址和數(shù)據。

(4) 保護內存安全:

虛擬內存還有助于保護內存免受惡意軟件的攻擊。由于每個程序都在自己的虛擬地址空間中運行,因此一個程序無法直接訪問或修改另一個程序的內存區(qū)域,從而提高了系統(tǒng)的安全性。

面試官:你剛剛有說到頁面會按照一定的算法從內存換出到磁盤中,那能不能說說看頁面置換算法有哪些,它們的優(yōu)缺點如何?

首先,頁面置換算法是操作系統(tǒng)中用來決定在內存中哪些頁面應該被換出以便為進程中新的頁面提供空間的算法。

以下是幾種常見的頁面置換算法及其優(yōu)缺點,并附上相應的例子:

1. 先進先出(FIFO)算法

優(yōu)點:實現(xiàn)簡單,只需將頁面按進入內存的先后順序排成一個隊列,需要換出頁面時選擇隊頭頁面即可。

缺點:沒有考慮到頁面的訪問頻率和重要性,可能會導致性能低下。對于某一特定的頁面走向,F(xiàn)IFO算法可能會出現(xiàn)缺頁中斷率隨著被分配的內存塊增加反而上升的反?,F(xiàn)象,即Belady現(xiàn)象。

例子:假設系統(tǒng)為進程分配的物理塊數(shù)為3,訪問以下頁面:4,2,9,6,2,6,9,4,9,2。采用FIFO算法時,置換順序為:4(首次訪問,無置換),2(置換4),9(置換2),6(置換9),2(置換6),6(置換2,此時出現(xiàn)Belady現(xiàn)象,因為增加物理塊數(shù)后,缺頁次數(shù)不減反增),9(無需置換,已在內存中),4(置換9),9(置換4),2(無需置換,已在內存中)。

2. 最近最久未使用(LRU)算法

優(yōu)點:根據頁面的訪問歷史來進行頁面置換,假設最近訪問過的頁面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再次訪問,所以將最久未使用的頁面置換出去。LRU算法通常具有較好的性能。

缺點:實現(xiàn)復雜,需要維護額外的數(shù)據結構(如鏈表或棧)來記錄頁面的訪問順序。

例子:假設系統(tǒng)為進程分配的物理塊數(shù)為3,訪問以下頁面:4,2,9,6,2,6,9,4,9,2。采用LRU算法時,置換順序為:4(首次訪問,無置換),2(置換無,因為4是最新的),9(置換4),6(置換2),2(置換9,因為6和2都比9最近被訪問過),6(無需置換,已在內存中),9(置換6,因為2和9都比6最近被訪問過),4(置換2,因為9和4都比2最近被訪問過),9(無需置換,已在內存中),2(置換4,因為9和2都比4最近被訪問過,且2是上一次被訪問的頁面)。

3. 最不常用(LFU)算法

優(yōu)點:根據頁面的訪問次數(shù)來進行頁面置換,假設訪問次數(shù)少的頁面可能在未來也會較少被訪問,所以將訪問次數(shù)最少的頁面置換出去。

缺點:需要維護每個頁面的訪問次數(shù),并根據訪問次數(shù)進行排序。這可能會導致頻繁訪問的頁面被置換出去,從而影響性能。此外,LFU算法對于訪問模式的變化不夠敏感。

例子:假設系統(tǒng)為進程分配的物理塊數(shù)為3,訪問以下頁面:4,2,9,6,2,6,9,4,9,2。采用LFU算法時,需要記錄每個頁面的訪問次數(shù)。例如,在訪問完前四個頁面后,4、2、9、6的訪問次數(shù)分別為1、1、1、1。接下來,當再次訪問2時,2的訪問次數(shù)變?yōu)?,而其他頁面的訪問次數(shù)仍為1。根據LFU算法,當需要置換頁面時,會選擇訪問次數(shù)最少的頁面進行置換。

4. 時鐘(Clock)算法

優(yōu)點:基于FIFO算法的改進算法,通過使用一個時鐘指針來遍歷頁面隊列,將時鐘指針指向的頁面置換出去(如果該頁面的訪問位為0)。實現(xiàn)簡單且效率較高。

缺點:可能會受到頁面訪問模式的影響,導致某些頁面被頻繁置換。

例子:假設系統(tǒng)為進程分配的物理塊數(shù)為3,并采用時鐘算法進行頁面置換。頁面隊列中的頁面按進入內存的先后順序排列,并設置一個訪問位來表示該頁面是否被訪問過。當需要置換頁面時,時鐘指針從隊頭開始遍歷頁面隊列。如果某個頁面的訪問位為0,則將其置換出去;如果為1,則將其訪問位置為0并繼續(xù)遍歷下一個頁面。直到找到一個訪問位為0的頁面進行置換。

5. 最佳(OPT)算法

優(yōu)點:一種理論上的最佳頁面置換算法,根據最佳策略來決定哪個頁面應該被置換出去(即選擇將在未來最長時間內不會被訪問的頁面置換出去)。可以保證最低的缺頁中斷率。

缺點:在程序開始執(zhí)行前無法實現(xiàn),因為操作系統(tǒng)無法提前預判頁面訪問序列。只有在進程執(zhí)行的過程中才能知道接下來會訪問到的是哪個頁面。

例子:假設系統(tǒng)為進程分配的物理塊數(shù)為3,訪問以下頁面:4,2,9,6,2,6,9,4,9,2。采用OPT算法時,置換順序為:4(首次訪問,無置換),2(置換無,因為4是未來最晚被訪問的頁面之一),9(置換4,因為6和2都比4更早被訪問且在未來更晚被訪問),6(置換無,因為2是未來最晚被訪問的頁面之一),2(無需置換,已在內存中),6(無需置換,已在內存中),9(無需置換,已在內存中),4(置換9,因為此時4是未來最晚被訪問的頁面),9(置換6,因為此時9和2都比6更晚被訪問且2已在內存中),2(無需置換,已在內存中)。

但請注意,這個例子是基于已知的未來頁面訪問序列進行的模擬;在實際應用中,OPT算法是無法實現(xiàn)的。

面試官:什么是內存碎片?內存碎片是如何產生的?有哪些解決方法?

一、內存碎片的定義

內存碎片指的是在程序運行過程中,分配給進程或應用程序的內存空間變得不連續(xù),被分割成多個小塊,這些小塊內存空間可能無法被有效利用,從而降低了內存利用效率。內存碎片分為內部碎片和外部碎片兩種:

(1) 外部碎片:指還沒有被分配出去(不屬于任何進程),但由于太小了無法分配給申請內存空間的新進程的內存空閑區(qū)域。這些空閑內存塊的總和可以滿足當前申請的內存長度要求,但由于它們的地址不連續(xù),使得系統(tǒng)無法滿足當前申請。

如下圖所示:

假設系統(tǒng)中共有25MB內存,系統(tǒng)經過長期的運行后,使用了19MB內存(帶顏色的部分),如果進程需要向系統(tǒng)再申請3MB內存,總的空閑內存是滿足要求的,但每一塊單獨的空閑內存都不滿足要求。此時這些無法被使用的內存塊就是外部碎片。

(2) 內部碎片:指已經被分配出去(能明確指出屬于哪個進程)卻不能被利用的內存空間。這通常是因為分配的內存塊比實際需要的稍大,導致部分內存無法被有效利用。

還是這25MB內存,這次以3MB大小固定塊來分配內存,申請6MB內存就分配兩個固定塊,申請3MB內存分配一個固定塊,申請1MB內存,也分配一個3Md的固定塊??梢钥吹酱藭r外部碎片的問題是解決了但是新的問題是即使只申請1MB內存,卻分配了3MB內存,多出的2MB內存即為內部碎片。

二、內存碎片的產生原因

內存碎片的產生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導致:

  • 內存動態(tài)分配和釋放:當程序頻繁地申請和釋放內存時,內存空間會被不斷切割和重組,形成多個小塊內存,導致內存碎片的產生。
  • 內存分配算法:某些內存分配算法可能會選擇分配一塊比實際需要更大的內存,以便在以后的分配請求中使用這些空閑內存。然而,這種分配方式可能會導致內存浪費和內存碎片。
  • 內存泄漏:內存泄漏是指程序中的對象或數(shù)據結構在使用完畢后沒有正確地釋放內存。這些未釋放的內存會一直占用著內存空間,導致內存碎片的產生。
  • 多進程同時運行:如果計算機上同時運行多個進程,它們會共享系統(tǒng)內存。當一個進程釋放內存時,其他進程可能會把這塊內存占用,從而導致內存空間不連續(xù),產生內存碎片。

三、內存碎片的解決方法

為了減少和避免內存碎片的產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減少內存分配和釋放的次數(shù):通過預先分配一定大小的內存池或使用對象池等技術,可以減少頻繁的內存分配和釋放操作,從而降低內存碎片的產生。
  • 使用合適的內存分配算法:不同的內存分配算法對內存碎片的影響不同??梢愿鶕唧w的應用場景選擇合適的內存分配算法,以減少內存碎片的產生。例如,使用分配器可以減少內存碎片的產生。
  • 避免內存泄漏:及時發(fā)現(xiàn)和修復內存泄漏問題,以保證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性能,避免內存碎片的產生。
  • 使用內存池和對象池:內存池和對象池可以預先申請一定大小的內存空間,用于重復利用對象或數(shù)據結構,從而減少內存碎片的產生。
  • 緊湊技術:通過移動內存中的作業(yè)或數(shù)據,使分散的空閑區(qū)合并成一個大區(qū),以便用于新的內存分配請求。但這種方法需要付出較大的開銷,且可能涉及大量的數(shù)據移動。
  • 分頁和分段存儲管理:采用分頁或分段存儲管理方式,可以減少內存碎片的產生。分頁存儲管理將內存劃分為固定大小的頁,每個頁可以獨立地分配和釋放;分段存儲管理則按程序的邏輯結構劃分段,每個段可以包含多個頁。

面試官:什么是內存泄漏和內存溢出?它們分別會導致什么問題?它們的區(qū)別是什么?

內存泄漏和內存溢出是軟件開發(fā)過程中常見的兩種內存問題,以下是關于它們的詳細解釋:

一、內存泄漏

定義:內存泄漏是指程序在申請內存后,未能正確釋放。這意味著程序在持續(xù)運行過程中,會一直占用這部分內存,導致其他進程無法使用從而降低內存利用率。

產生原因:

  • 沒有釋放動態(tài)分配的存儲空間。
  • 長生命周期的對象持有短生命周期對象的引用,導致短生命周期對象無法被垃圾回收器(GC)回收。
  • 常見類型包括常發(fā)性內存泄漏、偶發(fā)性內存泄漏、一次性內存泄漏和隱式內存泄漏。

導致的問題:

  • 程序運行速度減慢:因為可用內存逐漸減少,程序需要更多時間來置換大量頁面進出磁盤才能訪問到所需的數(shù)據。
  • 系統(tǒng)崩潰:當內存泄漏達到一定程度時,系統(tǒng)可能無法再分配新的內存,導致程序或整個系統(tǒng)崩潰。

二、內存溢出

定義:內存溢出是指程序在申請內存時,所需的內存空間超過了系統(tǒng)所分配的內存空間,使得程序無法正常運行。

產生原因:

  • 數(shù)據結構的過度增長:例如,創(chuàng)建過大的數(shù)組或鏈表等數(shù)據結構。
  • 遞歸調用的深度過深:導致棧內存被耗盡。

導致的問題:

  • 程序崩潰:因為無法申請到足夠的內存,程序可能直接崩潰。
  • 無法正常運行:程序可能無法執(zhí)行預期的操作,因為所需的內存資源不足。

三、內存泄漏與內存溢出的區(qū)別

發(fā)生時機:

  • 內存泄漏:在程序持續(xù)運行過程中逐漸累積,當不再使用的內存沒有及時釋放時,就會產生泄漏。
  • 內存溢出:通常發(fā)生在程序運行時,當數(shù)據結構的大小超過預設限制或者遞歸調用棧過深時,就會發(fā)生內存溢出。

表現(xiàn)方式:

  • 內存泄漏:初期可能不會對程序產生明顯影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未釋放的內存不斷累積,最終會導致系統(tǒng)資源耗盡。
  • 內存溢出:直接導致程序崩潰或者無法正常運行,因為它直接涉及到程序的運行空間不足。

解決方法:

  • 內存泄漏:需要定位泄漏源頭,修復代碼中的內存管理問題,確保不再使用的內存能夠被及時釋放。可以使用內存泄漏檢測工具(如Valgrind等)來幫助定位問題。
  • 內存溢出:通常涉及到優(yōu)化數(shù)據結構和算法,減少內存消耗,或者增加系統(tǒng)可用內存。例如,避免使用過大的數(shù)據結構、合理設計算法以降低空間復雜度、限制遞歸深度等。

面試官:堆和棧的區(qū)別是什么?你覺得堆快一點還是??煲稽c?既然棧(堆)比堆(棧)的效率高,為什么不全用棧(堆)?

一、堆的定義

在計算機內存管理中,堆指的是一塊用于動態(tài)分配內存的區(qū)域。與棧不同,堆中的內存分配和釋放是由程序員手動控制的(通過調用如malloc、free、new、delete等內存管理函數(shù))。堆中的內存塊可以在程序運行期間動態(tài)地分配和釋放,因此它非常靈活,但也要求程序員對內存管理有深入的了解和謹慎的操作,以避免內存泄漏和碎片問題。

堆中的內存塊通常是不連續(xù)的,這意味著在堆中分配和釋放內存時,系統(tǒng)需要搜索合適的空閑空間并進行復雜的內存管理。因此,堆的內存分配和釋放速度相對較慢。

二、棧的定義

在計算機內存管理中,棧指的是一塊用于存儲局部變量、函數(shù)參數(shù)和返回地址等信息的連續(xù)內存區(qū)域。棧的內存分配和釋放是由編譯器自動管理的,程序員無需手動干預。

棧的生長方向是向下的,即向低地址方向增長。當函數(shù)被調用時,函數(shù)的局部變量和參數(shù)會被壓入棧中,同時函數(shù)的返回地址也會被保存。當函數(shù)執(zhí)行完畢后,局部變量和參數(shù)會被從棧中彈出,并釋放相應的內存空間。由于棧內存是連續(xù)的,且分配和釋放是自動的,因此棧的性能非常高。

三、以下是堆和棧的主要區(qū)別

1. 管理方式

棧(Stack):

  • 由編譯器自動管理。采用后進先出(LIFO, Last In First Out)的原則。
  • 通常用于存儲局部變量、函數(shù)參數(shù)、返回地址等。
  • 分配和釋放內存的速度非??欤驗闂?臻g是連續(xù)的,分配時只需要移動棧頂指針。

堆(Heap):

  • 由程序員手動管理(通過調用如malloc、free等函數(shù))。沒有特定的訪問原則,可以在堆中任意位置分配和釋放內存。
  • 通常用于存儲動態(tài)分配的對象和數(shù)組等。
  • 分配和釋放內存的速度相對較慢,因為堆空間是不連續(xù)的,需要搜索合適的空閑空間并進行復雜的內存管理。

2. 存儲內容

棧:

  • 存儲局部變量、函數(shù)參數(shù)、返回地址等。
  • 局部變量在函數(shù)執(zhí)行完畢后會被自動銷毀。

堆:

  • 存儲動態(tài)分配的對象和數(shù)組等。
  • 程序員需要負責在適當?shù)臅r候釋放堆內存,否則會導致內存泄漏。

3. 分配方式

棧:

  • 由編譯器在編譯時確定棧的大小和分配方式。
  • 分配和釋放內存是自動的,不需要程序員干預。

堆:

  • 分配和釋放內存由程序員在運行時通過調用內存管理函數(shù)來實現(xiàn)。
  • 堆的大小可以在運行時動態(tài)調整。

4. 生長方向

棧:

  • 棧的生長方向是向下的,即向低地址方向增長。
  • 棧頂指針向下移動分配內存,向上移動釋放內存。

堆:

  • 堆的生長方向是向上的(但并非絕對,具體取決于操作系統(tǒng)和編譯器的實現(xiàn))。
  • 在堆中分配內存時,會從空閑的堆空間中找到一個合適的塊進行分配。

5. 性能

  • 棧:由于棧內存是連續(xù)的,且分配和釋放是自動的,因此棧的性能非常高。
  • 堆:由于堆內存是不連續(xù)的,且需要搜索空閑空間和進行復雜的內存管理,因此堆的性能相對較低。

6. 生命周期

  • 棧:棧中的變量在函數(shù)執(zhí)行完畢后會被自動銷毀。
  • 堆:堆中的對象需要程序員手動釋放,否則會導致內存泄漏。即使程序結束,操作系統(tǒng)也會回收未釋放的堆內存,但這會導致資源浪費和潛在的性能問題。

棧通常比堆具有更高的效率。這是因為棧內存是連續(xù)的,分配和釋放內存時只需要簡單地移動棧頂指針,因此操作速度非??臁O啾戎?,堆內存是不連續(xù)的,分配和釋放內存時需要搜索合適的空閑空間并進行復雜的內存管理,因此速度相對較慢。

然而,盡管棧比堆的效率高,但我們并不能完全依賴棧來管理所有內存。這是因為棧和堆在內存管理和使用上有著不同的特點和限制:

存儲內容和生命周期:

  • 棧主要用于存儲局部變量、函數(shù)參數(shù)和返回地址等臨時信息。這些信息在函數(shù)執(zhí)行完畢后會被自動銷毀,因此棧內存的生命周期與函數(shù)的執(zhí)行周期緊密相關。
  • 堆則用于存儲動態(tài)分配的對象和數(shù)組等長期使用的數(shù)據。這些數(shù)據需要在程序運行期間持續(xù)存在,并由程序員手動管理其生命周期。

內存大小和靈活性:

  • 棧的大小通常由編譯器在編譯時確定,并且相對較小。因此,棧無法容納大量數(shù)據或長期存儲的數(shù)據。
  • 堆的大小可以在運行時動態(tài)調整,因此可以容納大量數(shù)據或動態(tài)增長的數(shù)據結構。

棧和堆各有其適用的場景。對于需要在函數(shù)內部臨時存儲的小型數(shù)據,可以使用棧來提高效率。而對于需要動態(tài)分配、大小不確定或需要跨函數(shù)使用的大型數(shù)據,堆更加合適。

責任編輯:趙寧寧 來源: 程序員阿沛
相關推薦

2024-09-09 09:41:03

內存溢出golang開發(fā)者

2019-12-26 08:45:46

Linux虛擬內存

2019-06-05 07:47:32

Nginx高并發(fā)多線程

2020-08-10 07:44:13

虛擬內存交換內存Linux

2021-03-04 17:21:49

內存檢測泄漏

2024-08-26 15:31:55

2024-10-24 16:51:08

2024-02-21 07:40:17

JVM內存虛擬機

2018-12-06 12:58:50

CPU內存模塊

2020-07-28 08:10:33

Linux內存虛擬

2019-07-10 05:08:05

CPU內存分頁管理

2023-10-18 13:25:00

操作系統(tǒng)進程

2021-05-17 07:45:06

Linux系統(tǒng)程序

2024-09-10 08:31:20

2024-08-05 11:20:41

2024-01-31 10:11:41

Redis內存

2022-03-23 08:51:21

線程池Java面試題

2020-09-01 09:48:12

DNS漏洞網絡攻擊

2010-06-10 17:12:23

Linux 內存監(jiān)控

2025-04-30 04:20:00

操作系統(tǒng)虛擬內存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