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ankings世界高校AI排行榜出爐
又是一年高考季。
記得當年小編高考的時候,還流行這么一句話。
那就是,「本科看學校,讀研看專業(yè)」。
這話放之前可能確實沒什么錯。
然而,隨著近幾年科技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一些和前端科技掛鉤的專業(yè)可能就要從本科開始起步了。
要說當下最火的專業(yè),莫過于人工智能了。

恰好最近AIRankings發(fā)布了一份全球大學AI相關專業(yè)排行榜。
讓我們一起看看有哪些大學和機構榜上有名吧。
AI世界排名:北清綜合前三
AIRankings排名綜合過去十年的研究,以及通用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機器人、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認知推理、多智能體系統(tǒng)與模擬這八個方向的表現(xiàn)。
卡內基梅隆大學以巨大的優(yōu)勢奪得第一,北大和清華當之無愧地躋身于世界前五,分別位列第2、第3。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麻省理工學院緊隨其后,分別拿下第4、第5,中國科學院則排名第6。

「相愛相殺」的清北/北清,在這個排名上依舊十分膠著、不分伯仲。
從修正后的AI論文數(shù)來看,北大領先;而單從AI指數(shù)來看,則是清華略勝一籌。
不過,把各個項目拆開之后可以發(fā)現(xiàn),兩所學校各有側重。
比如,北大在計算機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上得分更高,清華在通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上表現(xiàn)出色。


其他進入世界前100的學校如下:
排名 | 院校 | 修正后論文數(shù) | AI 指數(shù) |
15 | 香港中文大學 | 546.10 | 20.78 |
20 | 浙江大學 | 486.92 | 20.99 |
23 | 上海交通大學 | 469.77 | 18.70 |
28 | 南京大學 | 424.89 | 14.07 |
29 | 香港科技大學 | 418.76 | 19.97 |
35 | 復旦大學 | 360.20 | 10.62 |
43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318.07 | 7.08 |
46 | 中山大學 | 309.96 | 8.40 |
50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300.69 | 7.12 |
5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267.45 | 10.70 |
61 | 電子科技大學 | 254.22 | 7.55 |
65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248.97 | 12.44 |
88 | 香港城市大學 | 177.37 | 10.31 |
94 | 西湖大學 | 167.74 | 4.30 |
此外,從國家層面上來看,中國的AI研究成果已然可以排在世界第2,不過距離第1的美國依然差距頗大。
與此同時,研究機構的數(shù)量也遜于第3的德國和第4的英國。

具體表現(xiàn)如下:

評價標準
綜合來看,這個榜單的評價標準也是十分嚴謹?shù)摹?/p>
其中,共列出人工智能最主要的六個領域: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認知推理,機器人以及多智能體系統(tǒng),再加上通用人工智能和模擬兩個領域,一共八個方向。
同時,這些領域彼此之間并不是孤立的,領域之間多有融合。

在評價細則中寫道,評價作者時,每位作者會得到兩項分數(shù)。
其中一項叫做Adjusted Publications(AP),指的是該作者在某一特定領域的經修正后的發(fā)表文章總數(shù)。

這個量又受兩個因素影響:
第一是該文章發(fā)表在了哪里,反映在上式的權重系數(shù)Pi上。
第二是看文章有幾位合著者(除去學生),比方說有K個合著者,那么每名合著者就會得到K^{-1}分。
另一項分數(shù)則叫AI指數(shù),指的是每個領域中該作者發(fā)表文章數(shù)量的幾何平均值。
計算公式為:

其中Si為作者在特定領域內的「AP」,n為跨領域數(shù)量。
AI指數(shù)衡量的是作者研究的廣度,跨學科能力越強,該分數(shù)越高。
在多個AI領域都發(fā)表過文章的人所獲得的打分會高于在同一領域發(fā)表相同數(shù)量文章的人。
而在評價研究機構(包括大學)時,也會應用如上的兩項指標。
Adjusted Publications和AI指數(shù)。
區(qū)別就在于,在統(tǒng)計總數(shù)時會把該機構(含大學)的所有作者發(fā)表的文章算進去。
如果有作者另謀出路了,那么屬于他的這一部分分數(shù)也會跟著轉移到新的機構。
AIRanking的理念很簡單:
評價一所學?;驒C構不是看你過去取得了多么厲害的成就,而是看你當下有多少能力。
當然了,這份榜單也并不一定是最權威的。
在評價細則的最后,AIRankings指出了這次排名的一些可以提升的方面以及不足:
首先,AIRankings只收集了學術界的研究機構的數(shù)據(jù),并不包括企業(yè)資助的機構。
然后,不是所有的AI成果都發(fā)表在特定的AI期刊和會議上。有相當一部分論文發(fā)表在了多學科的科學期刊上(比如說Cell、Nature、Science等等),這部分文章不計入評分。
另外,AIRankings會區(qū)分不同的期刊和會議的權重。根據(jù)它們在領域內的影響力計算。
該數(shù)據(jù)則通過咨詢AI專家進行確定。
八大方向排名
通用人工智能

這榜單打眼一看,滿滿的中國國旗。
前五里面有四所都來自中國,分別是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南京大學。
而6到10名也有兩所中國高校入選。分別是第6名的上交和第7名的浙大。
值得一提的是,清華的兩項指標均為326.33,遙遙領先。
計算機視覺
在CV這個領域里,前十還是有四所中國高校入選。
其中,前五名里,港中文、中科院和北大分別位列前三。
可以說是霸榜了。
而就這一項來說,清華的排名往下掉了幾名。但還是排在了第9,并且和6、7、8名的差距并不大。
機器人

然而,在機器人研究上,我國的高校就要遜色不少了,位列前50的學校是由三所:
清華大學排名39,香港科技大學排名42,北京大學排名50。
機器學習

在機器學習領域,中國高校也沒有特別出眾。
其中,前五都由美國大學占領,并且兩項指標都很高。
好在,清華大學獨樹一幟,排在了第6名。
北大排名14,西工大第21,浙大第26,中科院第30,南大第42。
對比機器人方向,機器學習的整體表現(xiàn)還是要好上不少。
自然語言處理

在自然語言處理這個分支,北大當之無愧排在了第1名。
北大的兩項分數(shù)甩開第二名快40分??梢哉f,地位相當穩(wěn)固。
同時,清華也殺進了前五。中國科學院和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分別位列第6和第7。
認知推理

這一項的前十也沒有中國高校上榜。
在認知推理這個分支下我們和美國高校還是有一定差距。
北大和清華出現(xiàn)在了榜單三十多名的位置,分別排在第34名和第38名。
多智能體系統(tǒng)

很遺憾,這一項中前十還是沒有出現(xiàn)中國高校。
往后看一點的話,第13名是清華大學。從分數(shù)上來看,和第10名的差距并不大,殺入前十指日可待。
第55名、57名和58名分別是人民大學、山東大學和南京大學。這三所學校都是有潛力繼續(xù)在這個榜單上占有一席之地的。
模擬

而在AI模擬領域,浙大一枝獨秀排在了第4。它也是這個領域唯一一所排進前十的中國高校。
而在之后的排名中,清華大學排在了第15名,北京大學排在了第21名。距離前十也并不是那么的遙遠。
不管怎么說,中國還是有很多所大學的AI學科名列前茅。
想進軍人工智能的廣大學子可以沖了!
高考必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