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摘套内射激情视频,久久精品99国产国产精,中文字幕无线乱码人妻,中文在线中文a,性爽19p

量子糾纏buff加持,雷達精度提高500倍,論文已登物理頂刊

新聞 前端
“量子糾纏雷達”,聽起來是不是像民科?其實這可是物理學家正經(jīng)研究的黑科技,還發(fā)表在了物理學頂刊PRL(物理評論快報)上。

 本文經(jīng)AI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ID: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聯(lián)系出處。

 “量子糾纏雷達”,聽起來是不是像民科?

其實這可是物理學家正經(jīng)研究的黑科技,還發(fā)表在了物理學頂刊PRL(物理評論快報)上。

論文里說,這種雷達的精度可達普通雷達的500倍。

 

雷達概念圖

等一下,量子糾纏和雷達,這倆是怎么湊到一塊去的?

簡單來說就是,量子糾纏可以彌補傳統(tǒng)雷達信號衰減太快的缺點。

傳統(tǒng)雷達在發(fā)射信號和接收信號這兩個過程中,信號強度都隨距離的二次方衰減。

合在一起就導致雷達信號隨距離的四次方衰減。

這種程度的衰減是什么概念呢?我們來看一組數(shù)據(jù)就知道了:

假如一個信號發(fā)射器功率為1kW,加上增益為10的天線,去探測5公里外一個1平米的物體時,收到的反射信號只有幾納瓦。

而像我們平時用的手機,在滿格信號的時候都有0.1W的輻射功率,是上述例子中接收到信號強度的一億倍。

于是,為了拯救這種程度的衰減,研究人員開始想辦法:方向無非是兩種,要么增強輻射,要么優(yōu)化接收。

如果選前者,實在太不劃算,根據(jù)雷達信號的四次方衰減,要想把接收信號強度增強兩倍,需要把輻射強度提高16倍。

因此,研究人員把目光放在接收的過程上。

這時候,量子糾纏登場了。

量子糾纏如何提高精度

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中獨有的一種現(xiàn)象,指的是微觀粒子在一些物理性質上會有關聯(lián),天生就是配對的。

舉個栗子,有一副正常的手套分裝在兩個盒子里,一定會有一只左手和一只右手。當確定其中一個的時候,另一個也隨之確定,無論這兩個盒子距離有多遠。

 

量子糾纏想象圖

像這樣有某種暗戳戳的聯(lián)系的兩個微觀粒子就處于糾纏態(tài)。

于是,研究人員想:如果我們生成一些相互糾纏的光子,然后只發(fā)射一半,等到信號被反射回來時,再用剩下的一半做對比。

量子糾纏buff加持,雷達精度提高500倍,論文已登物理頂刊

aS和aI相互糾纏,一個用于發(fā)射,一個用于檢測

無論信號怎么衰減,這些孿生光子都可以輕松配對,豈不是可以大大提高雷達精度?

計算結果也確實如其所料。

Quntao Zhuang和Jeffrey推導出,量子雷達的均方距離延遲精度要比傳統(tǒng)的雷達高幾十個分貝。

除了理論推理,研究人員還用無人機來實際檢測了一下量子雷達精度。在100m遠處檢測無人機的情境下,量子雷達比傳統(tǒng)雷達的精度高了60倍。

兩者的對比可以直觀得從下圖中看出,其中橫軸代表信噪比,縱軸代表均方距離延遲精度(越低越好),紅線為量子雷達的表現(xiàn):

量子糾纏buff加持,雷達精度提高500倍,論文已登物理頂刊

從圖中大體可以看出,量子雷達在全部信噪比區(qū)間都比傳統(tǒng)雷達要好。

在信噪比較高(達到15-20分貝)時,量子雷達(紅線)比傳統(tǒng)雷達(藍線和青線)有小幅精確度優(yōu)勢。

在較低信噪比情況下優(yōu)勢更為明顯,例如信噪比在5-10分貝之間時,量子雷達的精度大約是傳統(tǒng)雷達的500倍。

作者簡介

這項工作的研究人員是莊群韜和Jeffrey H. Shapiro。

莊群韜在2013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2018年拿到麻省理工的物理學博士學位,目前在亞利桑那大學任助理教授。

量子糾纏buff加持,雷達精度提高500倍,論文已登物理頂刊

而Jeffrey H. Shapiro是麻省理工電子研究實驗室前主任,也是麻省理工光學和量子通信組主任。

量子糾纏buff加持,雷達精度提高500倍,論文已登物理頂刊
 

 

 

責任編輯:張燕妮 來源: 量子位
相關推薦

2024-09-26 10:04:20

2021-01-14 09:34:35

量子量子網(wǎng)絡量子通信

2017-08-01 15:39:34

2024-05-16 13:43:36

北大微型機器人

2025-04-25 10:57:39

2023-11-24 08:00:42

量子糾纏屏幕坐標系

2019-01-23 17:21:11

量子芯片網(wǎng)絡

2020-01-18 15:16:11

量子芯片網(wǎng)絡

2018-04-25 10:45:07

量子存儲

2016-04-01 09:33:56

阿里云量子計算

2018-03-12 06:51:05

量子計算量子糾纏傳統(tǒng)計算機

2018-11-09 09:15:14

2021-11-29 10:09:50

AI 強化學習人工智能

2020-06-28 10:16:53

PyTorchTensorFlow機器學習

2024-02-04 09:20:00

AI量子計算

2023-04-12 15:58:58

2023-11-17 22:52:18

量子超算

2023-04-27 15:34:53

量子研究

2018-10-10 13:40:15

量子芯片超算

2021-11-26 10:12:10

量子AI計算機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