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摘套内射激情视频,久久精品99国产国产精,中文字幕无线乱码人妻,中文在线中文a,性爽19p

開除IEEE Fellow李濤的會員資格!ACM罕見公開點名:不忘悲劇,警示未來

新聞
近日,CACM(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官方網站公布了關于對原佛羅里達大學教授李濤違反“道德原則”的處理決定。

[[415290]]

本文轉自雷鋒網,如需轉載請至雷鋒網官網申請授權。

近日,CACM(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官方網站公布了關于對原佛羅里達大學教授李濤違反“道德原則”的處理決定。

“開除其ACM會員資格,斷絕與李濤的一切聯(lián)系”

“COPE further recommended that Li's ACM membership be revoked, and Council voted in agreement to officially cut all ties with him.”

這是ACM少有的公開點名處罰一位學者(可能是第一次),因為這與其一些政策有悖。但考慮到“公共利益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理事會還是要求COPE(The Committee on Professional Ethics)公開發(fā)表一份聲明。

李濤是原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電子和計算機工程系終身教授、ACM會員,以及IEEE Fellow,與2019年6月份的中國留學生陳慧祥自殺事件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

時隔兩年,CACM官網再次發(fā)布此消息,可能意為“不忘悲劇,警示未來”。CACM是ACM(美國計算機協(xié)會)的旗艦雜志,數十年來,CACM 一直是行業(yè)標準,已經是公認的計算機專業(yè)最值得信賴的知識來源,發(fā)表的開創(chuàng)性文章一直在推動世界的進步。

在官方網站中,ACM撤銷李濤ACM會員資格的理由是:精心策劃了違反科研誠信原則的事件,攻擊了ACM的道德準則。具體如下:

1.李濤的行為涉及研究生陳慧祥向ISCA‘19會議提交的一篇論文。有數十條證據表明,李博士以多種方式違反論文的同行評審程序。例如分享評審人員的信息,要求他人撰寫信息并在會議評審系統(tǒng)發(fā)布,從而推動某一篇稿件過審。

2.由于論文實驗結果與初稿中所宣稱的不一樣、數據也不合乎邏輯,陳慧祥想撤稿,但李濤拒絕他的撤稿要求。

3.李濤故意與他的學生分享他在ASPLOS會議中審稿人資格,使他們能夠下載機密材料。

4.在接收調查的過程中,李濤明知故犯,故意提出明顯的虛假理論和虛假的論據,阻撓調查。

綜上,有證據表明,李濤故意反復破壞至少三次會議的同行審查程序,并強迫、鼓勵他人支持他的行動。因此,為了自己的利益,李濤違反了ACM道德準則。

之前,ACM已經終止了李濤親自或者遠程參與ACM以及下屬所有活動。在2036年內之前,他也不能在這些活動或者會議上發(fā)表文章。

由于李濤的行為不僅不符合誠信準則,還踐踏了ACM會員期待的核心價值觀和道德實踐。因此,委員會進一步建議取消其ACM的會員資格,理事會通過投票決定斷絕與李濤的所有聯(lián)系。

ACM的一些政策通常“不讓”委員會對其審查案例進行公開,但在本案中,理事會要求COPE發(fā)表一份公開聲明。畢竟,ACM政策原則中有寫“公共利益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關鍵的道德原則是計算機職業(yè)精神的基本要素”ACM一直堅持并遵守這些原則,也希望通過公開這個案例的一些細節(jié),警示未來。

1

事件回顧:一篇不能撤回的論文

 

[[415291]]

圖注:陳慧祥

Huixiang Chen(陳慧祥)2011年本科畢業(yè)于吉林大學,2013年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同年進入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就讀博士。

2019年6月13日陳慧祥在美失蹤,6月14日早晨八點左右,當地警方在他工作的實驗室發(fā)現他已自縊身亡。

事件起因是,一篇文章投中了業(yè)界頂級會議,但這篇文章因實驗設計、數據等方面存在較大漏洞,無法自圓其說,陳的導師李濤教授卻不同意撤稿,然而,發(fā)表造假論文可能會影響陳慧祥今后在學術界的名譽。

圖注:目前這篇文章已經撤稿

這篇論文名為“3D-based video recognition acceleration by leveraging temporal locality”,投放在計算機體系結構國際研討會ISCA 2019上?;巯槭沁@篇論文的一作。

ISCA 2019的投稿日期是12月初,第二年3月正式公布中選論文,5月22日定稿。在大會召開前9天,慧祥自殺身亡。

據陳慧祥在遺書中所言,這篇初稿在實驗設計上有問題......因此在初稿投中以后,他便開始努力完善實驗,但卻在過程中發(fā)現了許多無力糾正的狀況。比如,論文實驗結果與初稿中所宣稱的不一樣、數據也不合乎邏輯等等,以致文章完全無法自圓其說,如果要修改只能推倒重來,但是要在截稿日期前完成卻不現實。

他與導師李濤就此事進行討論,結果導師不同意撤稿,雙方的爭執(zhí)甚至一度激烈到“差點叫警察”的地步,但李濤并未作出任何退讓。

這件事情給他帶來的現實影響是:“第一,畢業(yè)遙遙無期;第二,自己處于精神崩潰的邊緣。據他朋友證實,陳慧祥曾經透漏,“我很認真在考慮離開實驗室這個問題......真不想讀了,做學術本來是挺開心的事情,現在靠造假活著有什么意思?”

2019年6月份,悲劇發(fā)生了。一位優(yōu)秀學生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2

后續(xù)調查:李濤親手斷送學術生涯

 

圖注:之前李濤所在佛羅里達大學實驗室官網對其的介紹

2019年6月份,一個名為“為慧祥發(fā)聲”(Huixiang Voice)的 Medium 賬號公布了逝者的遺書以及生前的微信聊天記錄等信息,公開指控李濤強迫陳在投稿到 ISCA'19 的論文中造假,靠關系推動論文發(fā)表,并拒絕他的撤稿要求。

針對這些指控,ACM第一時間組織了第一輪調查。但由于當時所掌握的材料有限,他們沒能發(fā)現學術不端事件的確切證據。

同時,ACM 計算機體系結構特別工作組(ACM SIGARCH)及 IEEE 計算機體系結構技術委員會(IEEE TCCA)一同成立了聯(lián)合委員會,調查 ISCA’19 的論文評審程序,同樣沒有發(fā)現相關的可靠證據。

12 月,ACM 和 IEEE 公布調查結論,總結“沒有證據表明論文評審過程中存在學術不端”。

2020 年 1 月,ACM 發(fā)現了更多與該事件相關的信息,包括一名在首次調查中沒有接受訪談的目擊證人,以及更多表明論文評審過程中存在違規(guī)行為的證據?;谶@些新證據的出現,ACM 與 IEEE 于 2020 年 2 月 14 日宣布成立聯(lián)合調查委員會(JIC)。

2020 年 10 月,ACM 出版委員決定對涉事成員采取該組織最嚴厲的處罰措施:禁止涉事成員未來 15 年內在 ACM 旗下任意期刊發(fā)表研究,并且在此期間內不得參與任何審稿、編輯或項目委員會工作。

2021年 3 月 1 日消息,李濤被被學校停職,接受校方調查。其在4 月 10 日正式提交辭職信,5 月 15 日是他在該大學任職的最后一天。

2021年8月,ACM官方發(fā)布聲明,開除其ACM會員資格,斷絕與李濤的一切聯(lián)系。

接下來,就看IEEE的了。

 

 

責任編輯:張燕妮 來源: 雷鋒網
相關推薦

2013-10-28 11:06:19

SDN理解

2022-09-26 15:36:27

機器學習數據

2021-07-13 09:21:10

AI 數據人工智能

2025-01-23 09:23:41

2020-11-26 09:35:00

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技術

2019-04-17 10:15:20

華為汪濤產品投資

2011-06-23 08:33:58

大型機x86服務器

2019-10-31 11:03:39

區(qū)塊鏈數字貨幣比特幣

2022-11-15 12:50:41

馬斯克推特

2016-06-29 10:29:35

2016WOT企業(yè)安全

2021-11-25 12:48:00

智能自動駕駛汽車

2022-04-12 14:23:52

安卓cpu

2010-08-06 14:11:12

2011-08-16 13:41:47

用戶體驗263企業(yè)郵件加速

2022-11-22 15:09:58

技術獲獎

2024-05-23 09:19:52

2021-01-14 13:38:26

程序員圖靈獎開發(fā)者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