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以后,半數(shù)工作將被人工智能取代?這些“高危行業(yè)”有哪些
《機械公敵》是菜菜小時候特別喜歡的一部電影,放在現(xiàn)在來看也是毫不過時。小時候看電影只是看個畫面,被機器人的強大所震撼,畫面精彩就行了,根本不會去想更深層次的問題。
人工智能迅速崛起
《機械公敵》是一部2004年上映的電影,距今已有17年的時間了。在十多年前,想象力豐富的編劇們就想到了人工智能的發(fā)展與人類生存之間的矛盾。
小時候只是覺得機器人很強大,電影里面幫助人類做一些正常人難以辦到的事情,還不知疲倦。對未來的科技社會充滿了向往。
但現(xiàn)在來看,科技進步是人類社會科技樹不斷發(fā)展的象征,但在這個過程當中,可能會有一些“血腥”,當然這并不是說像電影里面一樣,人類與科技難以共存,最后爆發(fā)戰(zhàn)爭。
而是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有一些工作就不需要人來完成了,機器人可以不知疲倦的干活,只要有電就能工作,除了保養(yǎng)就不會有花銷。
但人類就不行,血肉之軀不可能抗住長時間高強度的勞動。隨著人類社會進步,大腦是越來越發(fā)達,需要用蠻力的地方就少了,更加重了這個現(xiàn)象。
資本都是逐利的,工人還要開薪水,還需要休息。在資本家看來,只要科技發(fā)展到一定的程度,肯定會用智能機器代替人工。這樣不僅省錢,工作效率還會提升。
整體而言,世界上的人口都是在不斷增長的,增長的人口需要更多的工作崗位,人工智能這么參一腳,咱們正常人可就更難了。
前幾年,牛津大學就做出過有關預測,研究人員對700多個職業(yè)進行了研究,認為在未來20年后,47%的工作將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哪些職業(yè)比較“高危”?
人工智能取代人類的崗位這并不是危言聳聽,流水線上智能器械取代人類原本的崗位,工作效率直線提升。
銀行大廳越來越多的智慧柜員機,窗口辦事人員越來越少,就連電話坐席現(xiàn)在都有不少是智能客服。
它們在不知疲倦的工作,正在以它們的方式對現(xiàn)在的社會造成影響,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有一些崗位的工人可能就要被它們取代了。
第一個容易被取代的崗位,交通運輸崗位?,F(xiàn)在的無人駕駛已經初具雛形,菜菜所在的城市幾個月前就已經有無人駕駛汽車的試點工作。
第二個,服務崗位。包括但不限于銀行柜臺、電話客服等等。將編好的程序放入機器人里面,現(xiàn)在的技術就不難達到。
現(xiàn)在有一些餐廳或者酒店,已經在使用智能機器人了,只不過還沒有完全普及開,還需完善。
第三個,從事體力活的工人。在效率與節(jié)省成本這方面,人是干不過機器的?,F(xiàn)在碼頭上還有幾個背商品的工人?全都是叉車或者吊車了。
還有就是一些比較精細的活,人可以造出來對應的精細機器,但不能直接完成這些精細機器可以完成的活。比如說現(xiàn)在的光刻機,光刻機是人造的,但光刻機可以做的事,人做不到。
第四個,超市工作人員。無人超市近幾年發(fā)展比較快,國內外都有相應的無人超市在營業(yè)。除了商品,里面就沒有工作人員了。
郭杰瑞想必有些人不陌生,在他拍攝的一集視頻里面,就有亞馬遜經營的無人超市。買東西的動作全部被智能攝像頭捕捉,計算價格以及扣款全部由后臺系統(tǒng)完成,完全用不到人工。
隨著科技進步,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不少人的就業(yè)崗位將遭到挑戰(zhàn),這或許是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
所以想要不被人工智能替代,提高自己,讓自己的工作變得重要起來,這將會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