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工程師頭銜的那些事兒
職業(yè)軟件工程師的世界里有著各種各樣的頭銜和等級。老板們用具有各種頭銜代表各種不同技能的人搭配組建開發(fā)團隊,在招聘員工時用它們來吸引相應(yīng)級別的求職者,用它來描繪誘人的職業(yè)仕途,用它來制定薪酬方案。然而,很多公司的各種職位頭銜并不一致,使得這套官銜制度不是很容易理解,尤其是對那些年輕的程序員而言。
有些非常嚴謹?shù)睦习逑矚g將軟件工程師的頭銜等級定義的非常清楚,
通常會是像下面這樣:
頭銜 |
閱歷要求 |
工作職責(zé) |
影響力范圍 |
軟件工程師副手 / 初級軟件工程師 / 實習(xí)生 | 0 年 | 修補缺陷,開發(fā)次要功能 | 自身 |
軟件工程師 | 1-4 年 | 開發(fā)軟件功能 | 開發(fā)小組 |
高級軟件工程師 | 4-8 年 | 模塊 | 開發(fā)團隊 |
首席軟件工程師 | 8-12 年 | 產(chǎn)品,架構(gòu) | 公司 |
專家 | 12+ 年 | 各種產(chǎn)品,技術(shù)策略 | 行業(yè) |
這種官銜制度通常在一些比較大的公司、比較成熟的開發(fā)團隊里使用。
還有些老板喜歡用等級來評定頭銜,聽起來像電影的續(xù)集系列:
- Software Engineer I
- Software Engineer II
- Software Engineer III
- Software Engineer IV
- Software Engineer V
我想你不會感到意外,這些聽起來很官僚的頭銜跟美國勞工部制定的那些官銜很相似。
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有些公司完全拋棄這些工作頭銜等級的概念,把所有人都稱作古老而又普通的“軟件工程師”,完全忽略他們的經(jīng)驗和才能。這對防止公司內(nèi)部象牙塔的形成很有效,使得年輕的工程師能夠和老的工程師在同一地位上相互合作。然而,這種想法很難實施,因為它跟大多數(shù)人的傳統(tǒng)(文化)背道而馳。它會讓那些特別在意自己仕途上官銜晉升的人感到不舒服。
因為軟件工程師的頭銜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一個首席軟件工程師進入一家新公司后得到的新頭銜有可能不如以前的那么吸引人——盡管職責(zé)更重,影響力更大。
成熟的軟件工程師更注重在一個新崗位上的機遇和挑戰(zhàn),而不是他們在LinkedIn上的身份描述。他們知道一名稱職的招聘經(jīng)理會知道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評級標準,不會因為看到簡歷上頭銜的倒退而認為是降級。他們會注重程序員的自身技能,而不是以前的名片上的描述。
當你到一家新公司面試時是否會擔心簡歷上頭銜的變化?不,你真的不必擔心。技術(shù)面試官更關(guān)注的是你的技術(shù)才能,而不是你的頭銜。你在工作中的職責(zé)和影響力才是你面試時的亮點。所以,如果你在尋找新工作,找那些具有穩(wěn)定商業(yè)模式,具有健康和活躍的團隊文化的公司,不要在意他們給你的頭銜,而要關(guān)注你能如何的培養(yǎng)技能和增長知識。這些對任何軟件工程師都是最重要的資本,對那些招聘程序員的公司也是。
英文原文:Understand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Job Titles
譯文鏈接:http://www.aqee.net/understanding-software-engineering-job-tit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