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運營商的云競爭不過AWS?
運營商做云業(yè)務本來應該很有優(yōu)勢。一有網絡,二跟商業(yè)客戶有支付關系。但是卻一點都無法撼動 Amazon Web Services 的優(yōu)勢(據摩根斯坦利估計,Amazon 在未來幾年對全球 IT 支出的影響將占到 3%-17%),為什么呢?
管道商的突破
電信運營商一直都在想辦法讓自己的網絡價值***化,避免淪為管道商。從理論上看,云計算應該是一個理想的突破點:首先,運營商跟那些需要云計算資源的企業(yè)已經建立了支付關系;同時,運營商還擁有網絡,可確保服務質量。而由于要靠別人的網絡和容易出問題的商品化硬件,大多數的云供應商均無法保證高水平的服務質量。此外,據 IDC 估算,運營商在云計算方面的投入將達到 170 億美元。
技術有了,意愿也有了。但是現在看來運營商缺的是聚焦到合適的客戶身上。
忽視開發(fā)者
按說運營商本該是云服務的一個非??膳碌膶κ帧R驗樵品盏目蛻羰瞧髽I(yè),這正是運營商擅長打交道的對象。
但是,運營商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開發(fā)者,而在一個由開發(fā)者驅動的市場里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錯誤。盡管運營商的云對于那些與之保持支付關系的企業(yè)來說是有意義的,但是同時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為云寫應用的人并不知曉這一支付關系。相反,出于盡可能方便的目的,在 AWS 上注冊的基本上都是開發(fā)者。
Google更有能力挑戰(zhàn)
相比之下,Google 似乎更有實力挑戰(zhàn)。贏得開發(fā)者青睞的不僅僅只有 Amazon。每年的 Google I/O 大會都是一場極客盛事。此外,據一位前 AWS 工程師的說法,Google 在計算性能上也擊敗了 Amazon。在定價模式方面,盡管 Amazon 通過始終如一的降價取悅了開發(fā)者,但是 Google 的費率卻更進一步,顆粒度從按小時計費縮短到按分鐘計費。
所以,Google 對 Amazon 有可能構成現實威脅。而運營商如果還沒有意識到云業(yè)務是由開發(fā)者驅動、為開發(fā)者服務,是一種自底向上的業(yè)務模式,繼續(xù)沿用自頂向下的營銷模式的話,估計不大可能對 Amazon 構成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