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優(yōu)點6大吐槽 蘋果13吋Air體驗報告
7大優(yōu)點6大吐槽 蘋果13吋Air體驗報告
這兩天借同事的光,有幸體驗了一把新的13英寸MacBook Air筆記本。這機器從發(fā)布到現(xiàn)在已經有段時日,但一直是只聞其名,未見其詳。拿在手里還真讓人小小激動了一把。蘋果MBA整體給人的感覺不錯(也許是因為小編我沒見過世面),但里面也有不少的不足之處,下面就為大家一一道來,也給那些想要入手MBA的朋友一個參考。
此次體驗的機器為港版13英寸低配,其規(guī)格和大陸行貨沒有任何差異,具備新平臺超低電壓i5雙核處理器以及4GB內存、128GB固態(tài)硬盤,可基本滿足您的使用需求,同時也是最值得購買的MBA型號。
具體配置規(guī)格:

做工精湛 掩蓋神作的輕薄巔峰
● 優(yōu)點1:精湛的一體成型機身
先說說優(yōu)點,這款13英寸港版蘋果MacBook Air做工不錯,沿用了老一代產品就已經用得滾瓜爛熟的一體成型鋁合金機身,A面、C面以及D面都分別由一整張鋁板切割打磨而成,不存在任何焊接、拼裝的成分,因此韌性以及堅硬程度都要好很多。

一體成型的鋁合金頂蓋,表面采用噴砂工藝處理

機器其余面也都是一體成型的鋁合金材質(真正的全金屬機身!)
● 優(yōu)點2:極致的輕薄設計
自從2008年喬布斯把MacBook Air從檔案袋里掏出來的那一刻起,Air就一直是后來這幾年各品牌輕薄機型們的“公敵”,期間,人們似乎忘了索尼X505神一般的過去,忘了戴爾Adamo XPS神話般不足10mm的厚度,腦子里卻只有一個公式:蘋果MacBook Air = 輕薄
喬老爺子和MacBook Air


被遺忘的輕薄王者:X505(左)和Adamo XPS(右)
說真的,Air確實很薄,它的最大厚度僅為17mm,和一本時尚雜志相當。機身前端明顯要薄很多,但還不至于達到“刀鋒”般銳利程度。

Air的厚度和一本雜志相當

Air前端
重量方面,13英寸的MacBook Air實測重量為1.335公斤,和兩瓶礦泉水差不多,這樣的重量與主流13英寸機型1.8~2.0千克的重量相比,輕的太多太多,放在包里攜帶真的很方便(如果您所使用的包并不大,如女士手提包,恐怕還是會稍有不便)。

裸機重量1.335千克,和兩瓶礦泉水差不多


含電源適配器重量為1.525千克,仍然比主流13英寸機型要輕,而一本《時尚芭莎》重量約1.165千克,Air裸機比它重不了多少。#p#
鍵盤舒適 顯示效果超越主流
● 優(yōu)點3:舒適的操作感受
MacBook Air的另外一大特點就是無比舒適的操作體驗。無論是11.6英寸的Air,還是13英寸,它們都使用了全尺寸的巧克力鍵盤,鍵帽大小、彈性、鍵程都比較適中,敲擊起來沒什么噪音,連續(xù)長時間使用并不會產生不適感。但是,其Fn按鍵被設定在了機器左下角,alt按鍵和Command按鍵一左一右,并不像PC采用Win左Alt右的設計,如果您是傳統(tǒng)PC用戶,那么過渡到Mac上還需要稍加適應。

注意最下面那一排按鍵的鍵位
此外,今年的新款MacBook Air還融入了背光鍵盤,亮度由環(huán)境光感應器決定,在光線較暗的時候可自動亮起,為用戶打字輸入提供方便。

鍵盤會發(fā)光哦(16級亮度調節(jié))
不光是鍵盤,蘋果筆記本還都采用了業(yè)界最頂尖的觸摸板,Air也不例外。具備多點觸控支持,并擁有十分豐富的操作手勢,您可以通過觸摸板,輕松實現(xiàn)畫面滾動、放大、旋轉、啟動Mission Control、切換任務窗口等功能。同時,新Air的觸摸板面積很大,給用戶操作留有充足空間。

Air的觸摸板面積和Pro的一致,是目前常見筆記本中面積最大的

觸摸板設置頁面(支持十余種手勢)
此外,MacBook Air和Pro系列一樣,盡量將鍵盤往屏幕方向設置,給用戶留有十分充足的掌托,讓雙手可以很舒適的放在上面,這一點很值得提倡。

這么寬的觸摸板,手腕都可以放在上面!
● 優(yōu)點4:超主流的顯示效果
屏幕是蘋果筆記本的另一大特色。新款13英寸MacBook Air使用了13.3英寸TN液晶面板,白色LED背光源,顏色比我們常見的主流機型要好一些,沒有任何灰蒙蒙的感覺,整體顯示效果又比目前千元以上液晶差了一些,只能算是差強人意??梢暯嵌确矫?,由于采用的不是廣視角面板,因此角度一般,和Pro系列基本無異。



13英寸Pro(左)和Air(右)屏幕對比,幾乎看不出區(qū)別
值得一提的是,新款MacBook Air在13.3英寸的屏幕上提供了高達1440×900的分辨率,無論是和同尺寸MBP的1280×800相比,還是主流機型的1366×768,都要多出一大圈,可顯示更多內容,同時字體大小仍舊可以被很好接受。

明顯可以看出來,Air屏幕的點距更小,畫面更細膩#p#
一鳴驚人 新Air性能超去年MBP
● 優(yōu)點5:大幅提升的處理器性能
筆者記得,自從第一代MacBook Air開賣時,其就使用了超低電壓設計的酷睿2雙核處理器,期間順利過渡到NVIDIA芯片組,圖形性能逐年加強。去年,MBA依舊搭載酷睿2雙核處理器亮相,價格雖然便宜了不少,但在那個智能酷睿普及之年,這樣的做法無疑讓不少網友強烈吐槽。

顯卡在變,堅持低電壓酷睿2的路線不變!
今年7月,正如傳言所說,MacBook Air順利搭載了二代智能酷睿平臺登場,其中,11英寸機型使用主頻1.6GHz的i5雙核(高配可選用i7雙核處理器),13英寸機型則為1.7GHz的新酷睿i5雙核(高配同樣可選i7,為啥低配就不能選配i7呢?蘋果你太摳門了!)。

小編試用的這款13英寸低配MacBook Air所采用的處理器型號為酷睿i5-2557M雙核,擁有3MB三級高速緩存,四線程,17W最大熱設計功耗,支持最高DDR3-1333內存,最大睿頻可達2.7GHz,即使不測試,單從主頻上就已經可以斷定,新Air肯定比去年那個強很多很多。

經實際測試,新款13英寸低配的MacBook Air在處理器以及內存環(huán)節(jié)強出去年的13英寸MacBook Pro不少:


新款低配13英寸MacBook Air測試成績

老款低配13英寸MacBook Pro測試成績
測試結果表明,新款Air的處理器領先去年同尺寸低配MBP性能大約50%左右,同時內存性能幾乎翻番,不管您是否滿意,反正小編我是滿意了。
● 優(yōu)點6:超長續(xù)航時間
而續(xù)航方面,該機內置了7.3V-6700mAh鋰聚合物電池,總共50Wh,電量雖然和最低配Pro相比差了一些,但也是能實現(xiàn)超長待機以及續(xù)航的。

屏幕亮度一半兒,開啟無線網絡、藍牙,使用MPlayerX播放720p的rmvb視頻文件1小時,耗電約21%,估計正常使用情況下,可以達到5個小時。#p#
向iOS過渡 Lion系統(tǒng)全新體驗
● 優(yōu)點7:全新Lion系統(tǒng),價格還算合理
新款MacBook Air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使用了最新的Mac OS X 10.7 Lion操作系統(tǒng)。和Snow Leopard不同,新的Lion具備全新Launchpad界面以及Mission Control功能,支持全屏應用程序以及快速切換、文檔版本保存/讀取功能。

全新Launchpad界面,和iOS比較像,不同的是需要在觸摸板上操作

在Mission Control界面下,任務窗口按照程序分類,多窗口堆棧在一起,下方標示有程序的圖標,很直觀,每個程序堆棧里的窗口都可以任意選擇,并且可以按照用戶的習慣進行拖動,排列到想要的位置。

全屏應用程序功能

全屏應用程序切換功能(切換效果類似于iPhone里切換圖片的效果)

可以將編輯的文檔存為一個版本,而不是多個副本

如果想要恢復到較早的版本,或復原部分文檔,版本功能會在當前文檔旁顯示一連串先前的版本,點擊就可以進行恢復,或者將其拷貝出來粘貼在當前版本以及新文檔中。
此外,新Air最后一個讓人感到差強人意的地方,就是售價了。其11英寸低配版售價999美元,7698人民幣,13英寸低配版1299美元,9998人民幣,也許您覺得它還是很貴,但它已經比去年機型便宜了一些,并且和某韓系品牌的9開頭機器相比,便宜了不少。還有這個,雖然還沒開賣,但786.19英鎊的價格,到了國內,估計和Air也差不了多少了,配置還不一定強:

目前已有多款Ultrabook的售價公布,它們大部分的美版報價比Air稍微便宜了一些,這背后恐怕Intel功不可沒。至于到了國內的售價怎樣,還不得而知。#p#
顯卡實測 屏幕中心漏光依舊
● 吐槽1:圖形性能不如以前
而大家關心的顯卡方面,蘋果此次并沒有像以前那樣,提供官方測試成績。新的Air使用了Sandy Bridge平臺特有的HD Graphics 3000核芯顯卡,規(guī)格如下:

由于沒有找到相應的圖形測試軟件,因此小編選擇運行一款大型3D游戲:

蘋果新款MacBook Air在《刺客信條2》的游戲運行中完全掛掉了,先不說是不是流暢,光是這畫面就值得讓人吐槽!而老款13英寸MBP雖然玩起來也同樣卡頓,但好歹畫面沒有糊掉,看來,那句新Air圖形性能不如老Pro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老13英寸MBP以及老MBA使用了NVIDIA GeForce 320M顯示核心)。
● 吐槽2:屏幕中心漏光
您是否覺得蘋果筆記本頂蓋上的蘋果Logo很拉風?您知道它是怎么亮的嗎?其實,這個很簡單…只要將金屬頂蓋挖空一塊,替代上白色的導光材質,液晶背光自然就能把它點亮!而后果就是,此區(qū)域亮度不夠!強光照射下屏幕正面能顯現(xiàn)出一個帶缺口的蘋果形狀!!

亮點自己找!屏幕真的太薄了!!
此外,不光是Air,MacBook Pro系列機型也是如此,只要您屏幕后面的光線夠亮,您都能看到這個蘋果的影子!
● 吐槽3:鍵盤易磨損,電源開關容易誤操作,
蘋果筆記本鍵盤手感雖然好,但很容易被手上的汗?jié)n磨損侵蝕,最終變得很光亮:

如果您平時不注意保養(yǎng),您的Air鍵盤很容易變成這個樣子
這個鍵盤磨損問題確實讓人很頭疼,花了很多錢買的機器,沒用多久,鍵盤油亮油亮的,也顯得機器舊了不少。解決辦法,您要么買個鍵盤膜蓋上,要么擺正心態(tài),視磨損為家常便飯…
此外,Air的電源開關被設計在了鍵盤右上角,用慣了Windows的朋友,千萬別把這個當Delete按了啊。

位于鍵盤區(qū)域右上角的電源開關
機身接口太少 不幸遭遇東芝盤
● 吐槽4:機身接口太少,雷電疑似閹割
MacBook Air并不像其它超薄筆記本或者Ultrabook那樣,提供充裕且實用的機身接口,依舊走了一切從簡,能不給就不給提供的設計理念:

機身左右接口分布
新的Air提供了兩個USB2.0接口(左右各一個),一個耳機/麥克風一體的3.5mm插孔,以及SD讀卡器,這三者也是大家平時用得最多的,且不存在USB撞車的現(xiàn)象。但是,它沒有提供我們最常用的RJ-45網線接口,也沒有給FireWare 800火線接口(火線也幾乎用不上,還不如給個USB3.0),而剩下的那個Thunderbolt雷電接口,帶寬雖然很高,但對應外設太貴,實用性僅和老款采用的mini DisplayPort相當,純屬浪費行為。

尼瑪啊,坑爹啊,又是顯示輸出右置!右撇子傷不起啊!!
此外,有傳言說Air所采用的Thunderbolt接口是閹割后的,視頻輸出能力不如Pro系列,由于小編手頭設備不足,因此沒有驗證,深表歉意。
● 吐槽5:硬盤、內存幾乎不可換,遇東芝硬盤您就買彩票去吧
低配版的13英寸蘋果MacBook Air僅提供了128GB的固態(tài)硬盤,如果您僅僅運行Mac OS X操作系統(tǒng),那么勉強是夠用的。但如果您想單獨安裝Windows,光是分區(qū),裝系統(tǒng),不裝軟件,就能讓您充分體會到什么是硬盤容量吃緊(每個系統(tǒng)占硬盤一二十個G,個人文件存一些,留一些硬盤空間保證系統(tǒng)流暢運行,剩余空間也就不會很多了)!同時,蘋果Air的硬盤采用了特殊的長條化設計,通過PCI-E接口與主板連接,除蘋果官方,恐怕沒有人提供替代品。

特殊設計的專用固態(tài)硬盤
此外,不光是硬盤,Air的內存也采用了固化在主板上的安裝方式,升級空間為零。所以筆者建議您直接購買4GB內存的機型。

內存不可升級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MacBook Air所使用的固態(tài)硬盤分三星和東芝兩個品牌,前者讀取/寫入速度要比后者快二、三十兆。小編此次試用的機器就很不幸的是東芝硬盤版本,速度實測如下:

寫入最大183.1MB/s,讀取212.6MB/s,和三星固態(tài)硬盤的寫入200MB/s、讀取240到250MB/s有一定差距。
一句話,遇上東芝固態(tài)硬盤認倒霉,千萬別因為這個壞了心情。
● 吐槽6:轉軸附近容易發(fā)熱
最后我們說說散熱和保修,蘋果電腦僅提供一年的質保,央視也曝光過,這個就不多說了,蘋果不厚道。內置電池,無法插拔,所以機器進水就歇菜了,平時使用時多加注意。而散熱方面,我們在運行《刺客信條2》之后短短的十分鐘,其熱成像數據就已經是下面的樣子了:


左側轉軸附近最熱,上面達到57.3℃,底部45.4℃,與皮膚接觸的話會有不適感。如果您直接把它放在腿上,機器散熱進一步受到影響,溫度還可能更高。
而關閉游戲,僅僅一分鐘的時間,機器溫度立刻降到了體溫左右,熱的快,涼的也快,一般使用時可放在腿上,但如果您打算玩游戲,還是放在桌子上吧。
體驗總結:
做工精致細膩,機器輕薄易攜帶,是蘋果MBA外在之美;操作舒適性能強,系統(tǒng)設計人性化,是蘋果MBA內在優(yōu)勢。然而,蘋果終究不是神,經過短短的試用,同樣有不少的問題被暴露的淋漓盡致,就好像蘋果Logo上缺的那一個角,永遠無法填平,讓人又愛又恨。小編并不會告訴您Air是否值得買,只能說,既然您選擇了它,就請細細品味,這絕不會成為您錯誤的選擇。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