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有哪些迷惑的設計規(guī)范?
雖然 iOS 的體驗設計是公認不錯,大部分設計師不但自己用 iPhone,還以 iPhone 為移動端設計模版。
但是做了這么久的 app 設計,我發(fā)現 iOS 有些設計規(guī)范還真是不那么好用。
首先,iPhone 雖然品質不錯,但是價格太高直接導致購買人數有限。
人群覆蓋率上不去,那么用戶習慣肯定培養(yǎng)不起來。所以一些 iOS 獨有的交互形式,根本無法向 Android 手機那樣廣泛傳播開來。
如果設計產品的時候,為了迎合 iPhone 用戶而放棄 Android 用戶,那么相當于拋棄了九成以上的用戶,那是不可能的。
P.S. 除非領導只認 iPhone…
還有就是 iOS 很多設計規(guī)范很迷惑,設計文檔都是泛泛而談就算了,自己的原生界面都不統一。
于是導致設計師哪怕想要努力追隨 iOS 的規(guī)范,也不知如何是好,最后追了個寂寞。
再瞥一眼隔壁家 Material Design 的設計規(guī)范好厲害,要啥有啥,連尺寸都給標得明明白白…
不知不覺,就套著著 iPhone 的樣機去做 Android 的規(guī)范了
我今天想要列舉幾個,自己拿 iPhone 尺寸界面做這么久的 app 設計,卻很難用到的 iOS 設計規(guī)范。
標題欄文字按鈕
無論 Material Design 還是 iOS,往標題欄右上角塞按鈕已經形成慣例。
但不同的是,Material Design 主張單純用圖標按鈕,而 iOS 喜歡用文字按鈕。
相比起文字按鈕,肯定圖標按鈕好看一點啦,所以實際上大部分 app 更常學 Material Design 用圖標按鈕。
把各種組合方式對比一下,發(fā)現不論圖標還是文字都可以接受,就是別圖文混合吧。
而且文字按鈕只能放一個,排兩個就太擁擠了,畢竟標題字數說不準。可誰又能保證某個頁面永遠只需要一個按鈕不會增加?
于是到最后,設計規(guī)范不知不覺就舍棄了文字按鈕……
哎,還是 Material Design 的規(guī)范簡單,你看多方便:
滑出菜單
這個設計,我記得剛出來時還小驚艷了一把。而現在看來,真的很雞肋…
雖然它可以優(yōu)雅地隱藏菜單,但是局限性太大了:
- 很多頁面左右滑動會觸發(fā)返回或者切換 tab 的效果,和這個菜單相沖突了。
- 只能放圖標,加上文字寬度不可控。
- 這種菜單頂多放三四個,無法拓展限制太多。
- 你會發(fā)現,這也用不到,那也不適合……最后設計規(guī)范里壓根就放棄這一項算了。
而且,有大量用戶根本沒有養(yǎng)成操作習慣,加上去后用戶未必能發(fā)現這個交互。
圖標尺寸
iOS 的設計尺寸一直很難理解,尤其是圖標。
大部分設計規(guī)范,例如 Material Design,一般圖標固定一個方框,然后在里面畫圖標。
可 iOS 自成一派,非要按照實際圖形占位來算。而且為了視覺平衡,明確規(guī)定了不同形狀的圖標尺寸。
不但如此,圖標往界面上放時,居然還要區(qū)分常規(guī)和緊湊兩種尺寸。
再加上三倍屏和二倍屏,結果區(qū)區(qū)一個的 Tab Bar,居然可以搞出這么多種尺寸來!
那么這個 Tab Bar 是什么呢?沒錯,就是下面這個很簡單的底部導航。
你如果不相信,可以去官網看看:https://developer.apple.com/design/human-interface-guidelines/ios/bars/tab-bars/
看到這種尺寸規(guī)定,我整個人都不好了……真的有人能夠按照這個規(guī)范來做設計嗎?
我的觀察是,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大部分設計師根本不管你 iOS 那套詭異的尺寸,幾乎全部統一一個外框尺寸。
總結
以上是我通過個人和團隊工作中總結出的一些經驗,不知道是否和大家一樣呢?
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討論~
體驗設計不論是畢業(yè)生還是換工作,都要多練習才能準備出好的作品集?!阁w驗設計學習社」已經計劃好全年的計劃,向成員提供完整項目訓練營和各種讀書打卡,更有好幾位大廠資深交互/視覺設計師嘉賓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