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命令行中使用ls列出文件的技巧
學習一些 Linux ls 命令最有用的變化。
我在 Linux 中***學到的命令之一就是 ls。了解系統(tǒng)中文件所在目錄中的內(nèi)容非常重要。能夠查看和修改不僅僅是一些文件還有所有文件也很重要。
我的***個 Linux 備忘錄是單頁 Linux 手冊,它于 1999 年發(fā)布,成了我的***參考資料。當我開始探索 Linux 時,我把它貼在桌子上并經(jīng)常參考它。它在***頁***列的底部介紹了 ls -l 列出文件的命令。
之后,我將學習這個最基本命令的其它迭代。通過 ls 命令,我開始了解 Linux 文件權限的復雜性,以及哪些是我的文件,哪些需要 root 或者 sudo 權限來修改。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習慣了使用命令行,雖然我仍然使用 ls -l 來查找目錄中的文件,但我經(jīng)常使用 ls -al,這樣我就可以看到可能需要更改的隱藏文件,比如那些配置文件。
根據(jù) Eric Fischer 在 Linux 文檔項目中關于 ls 命令的文章,該命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61 年 MIT 的相容分時系統(tǒng)(CTSS)上的 listf 命令。當 CTSS 被 Multics 代替時,命令變?yōu)?list,并有像 list -all 的開關。根據(jù)維基百科,ls 出現(xiàn)在 AT&T Unix 的原始版本中。我們今天在 Linux 系統(tǒng)上使用的 ls 命令來自 GNU Core Utilities。
大多數(shù)時候,我只使用幾個迭代的命令。我通常用 ls 或 ls -al 查看目錄內(nèi)容,但是你還應該熟悉許多其它選項。
ls -l 提供了一個簡單的目錄列表:

在我的 Fedora 28 系統(tǒng)的手冊頁中,我發(fā)現(xiàn) ls 還有許多其它選項,所有這些選項都提供了有關 Linux 文件系統(tǒng)的有趣且有用的信息。通過在命令提示符下輸入 man ls,我們可以開始探索其它一些選項:
要按文件大小對目錄進行排序,請使用 ls -lS:

要以相反的順序列出內(nèi)容,請使用 ls -lr:

要按列列出內(nèi)容,請使用 ls -c:

ls -al 提供了同一目錄中所有文件的列表:

以下是我認為有用且有趣的一些其它選項:
- 僅列出目錄中的 .txt 文件:
ls *.txt - 按文件大小列出:
ls -s - 按時間和日期排序:
ls -t - 按擴展名排序:
ls -X - 按文件大小排序:
ls -S - 帶有文件大小的長格式:
ls -ls
要生成指定格式的目錄列表并將其定向到文件供以后查看,請輸入 ls -al > mydirectorylist。***,我找到的一個更奇特的命令是 ls -R,它提供了計算機上所有目錄及其內(nèi)容的遞歸列表。
有關 ls 命令的所有迭代的完整列表,請參閱 GNU Core Utilit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