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yè)基礎設施虛擬化完全攻略(上)
在實施中小企業(yè)基礎設施虛擬化的進程中,可能會發(fā)現(xiàn)最難的部分就是如何實現(xiàn)。然而,在很多情況下,怎樣利用有限的預算來獲得所有所需的硬件和軟件設備,才是最大的難題。
在基礎設施從物理到虛擬的遷移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做到充分準備。在遷移一臺服務器之前、在投入任何東西用于生產之前、甚至在你開始測試之前,就要把所有需要的組件準備好。這就好比你從宜家買回來一個需要自己組裝的桌子,在開始組裝前把會用到的工具都拿出來擺放好,會讓這項組裝工作變得容易一些。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動手之前充分做好準備工作,會讓執(zhí)行的過程更順利更快速,并會大大提高完成質量。
為此,你需要充分了解所選擇的虛擬化解決方案的優(yōu)勢和局限性。在某些情況下,預算不允許你選擇更高端的產品,你要清楚需要做出哪些妥協(xié)和讓步。舉個例子,也許你購買了虛擬機的動態(tài)遷移服務,可能就沒余錢考慮自動負載均衡或者高可用性,或者你可能放棄高級的內存優(yōu)化或者類似的功能。
如果是前一種情況,那你需要自己動手在多個主機之間做負載均衡,手動連接并重啟這些服務器;如果是后一種情況,你需要加大每一臺物理主機的內存容量。
還有其他一些例子,但這些是最常見的。在較小規(guī)模的基礎設施里,由于虛擬服務器的數(shù)量不多,所以虛擬化解決方案缺乏以上性能并不是關鍵問題。無論采用哪種方式,在開始虛擬化之前,弄清楚你都有哪些工具是最重要的。
建設網絡
具體來說,服務器、以太網交換機和可用的存儲設備這三方面都很重要。市場上有很多小型、便宜的存儲設備,足以供工作負載虛擬化之用,多核心服務器的價錢也很合理。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不論你選擇何種解決方案,都最好用合理可用的冗余設計,比如冗余電源和RAID等,最起碼也要支持RAID5。如果基礎設施規(guī)模很小,并不需要共享存儲,那么物理服務器應支持帶有備用電池裝置的RAID控制器,最好能支持RAID6陣列模式。
在以太網交換方面,確保你的交換機支持鏈路聚合。如果你計劃要使用iSCSI存儲,那交換機還要支持iSCSI,具體來說就是要支持巨型幀。不同的千兆交換機性能也不一樣,有的會阻礙iSCSI的性能。在挑選交換機時,要注意其對iSCSI功能的表述是否清楚明白。
這些部分組裝好之后,組件網絡就容易了。對于共享存儲解決方案,每一臺物理主機最少要有4個網絡接口:兩個用于故障轉移配置--在在緊急情況下切換到備份系統(tǒng),兩個用于前端的鏈接聚合。如果沒有采用共享存儲,那么只保留兩個前端的聚合接口就可以了。同樣地,為了防止任何單鏈路故障,應該把存儲陣列也做多重鏈路配置。在網絡建好后,你就可以在物理主機上安裝虛擬化軟件,并鏈接到你的共享存儲上面了。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