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Linux變成無線基站服務器
目前Linux愛好者都知道如何正確的進行無線網(wǎng)卡的配置,但是如何進行一個Linux無線服務器的配置呢?在本文中主要向大家介紹了進行搭建的基本方法,以及相關的配置方案。
創(chuàng)建自己的特設無線接入點包括以下幾步:
- 用正確的方式來配置網(wǎng)絡
 - 確保無線網(wǎng)卡是以特設模式配置
 - 在無線網(wǎng)卡上提供DHCP 服務
 - 為ip桌面?zhèn)窝b配置防火墻
 
或許讀者曾經(jīng)閱讀過如何利用Fedora Core 13來實現(xiàn)這種配置。除個別的配置文件名稱不同外,該篇文章敘述的步驟和所有已發(fā)行的主要Linux系統(tǒng)幾乎都兼容。
網(wǎng)絡配置
要使服務器成為接入點,用戶需要兩個網(wǎng)站配置。其中一個提供服務器的互聯(lián)網(wǎng)接入??梢灾苯优c互聯(lián)網(wǎng)連通也可以通過一個NAT路由器來接通(該步驟不是很重要)。如果使用服務器來實現(xiàn)這種配置,網(wǎng)絡接口通常是局域網(wǎng);也可以用筆記本來代替服務器,從而使用任何接口與網(wǎng)絡連通。
除網(wǎng)絡接口外,還需要無線接口。該篇文章中,假定網(wǎng)絡接口在服務器中是以eth0來識別,無線接口是以wlan0來識別。為創(chuàng)建該配置,可以使用用戶認為最便捷的工具來建立網(wǎng)絡接口,沒必要使用手動配置來建立。至于無線接口,用戶就需要手動了。
配置無線網(wǎng)卡
將配置轉化為配置文件之前,在命令行中為無線網(wǎng)卡來建立配置不失為一個好主意。可以使用iwconfig命令來完成這項任務。使用該項命令之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無線網(wǎng)卡設為通訊模式。下面的命令可以完成該設置任務:
iwconfig wlan0 mode Ad-Hoc
用戶的無線網(wǎng)卡只有在別的電腦已設置成通訊模式的情況下才能與其連通。下一步,用戶的電腦還需要一個ESSID,該名稱是識別該網(wǎng)絡的唯一標識符。在所講解的這個例子中,如果 essid 超網(wǎng)(supernet)已被使用,用戶則可以使用任何essid,前提是在用戶電腦可接觸的范圍內該essid還沒有被使用。下面的命令可以為用戶的電腦設置一個ESSID。
iwconfig wlan0 essid supernet
在這種情況下,用戶的無線網(wǎng)卡應具備所有的要求參數(shù),可以使用iwconfig命令來驗證這一點。
[root@sfo ~]# iwconfig wlan0 IEEE 802.11abgn ESSID:"sandernet" Mode:ad-hoc Frequency:2.412 GHz Cell: 96:1E:76:FA:FE:A0 Tx-Power=15 dBm Retry long limit:7 RTS thr:off Fragment thr:off Encryption key:off Power Management:off
下一步,用戶需要為無線網(wǎng)卡來指定IP地址配置,可以使用IP地址命令來完成這項任務,如下所示:
ip address add dev wlan0 192.168.100.1 netmask 255.255.255.0
指定IP地址時,需要確定該地址是唯一的,未被使用的。用戶不需要指定默認網(wǎng)關和DNS服務器,因為用戶的電腦通過網(wǎng)絡接口已經(jīng)獲取了這些信息。IP地址指定后,用戶的無線網(wǎng)卡建立起來了,能夠從鄰近的電腦上看到無線接入點。

用戶可以與它鏈接,但此時還不能獲得IP地址,因為DHCP服務器還沒有被配置。
DHCP服務器配置
下一步,用戶要確認自己的接入點能夠提交IP地址。為了完成該任務,首先需要使用yum安裝方式來安裝DHCP。然后,建立一個名稱為/etc/dhcp/dhcpd.conf的配置文件,并使該文件包含以下內容:
[root@sfo ~]# cat /etc/dhcp/dhcpd.conf
option domain-name "supernet.example";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192.168.1.1;
default-lease-time 600;
max-lease-time 7200;
authoritative;
log-facility local7;
subnet 192.168.100.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192.168.100.10 192.168.100.20;
option routers 192.168.100.1;
}
完成配置后,用戶需要啟動DHCP服務器,并確信它在服務器重啟后可以自動啟動。以下的命令可以幫助用戶完成該任務:
service dhcpd start chkconfig dhcpd on
配置防火墻
配置的最后一步是在服務器上配置NAT。用戶可以使用功能強大的內部Linux iptables防火墻來完成。如果沒有附加的防火墻配置到用戶的服務器上,完成該NAT配置是相當容易的,但要注意所使用的方法。在Fedora, Red Hat 和 CentOS中,用戶可以使用圖示版本的system-config-firewall工具來創(chuàng)建防火墻規(guī)則。然而,這種工具使用方便,卻會破壞已經(jīng)手動建好的防火墻配置,因此,最好直接使用該種簡捷的防火墻配置工具。
使用一個命令就可以激活用戶服務器上的NAT: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o eth0 -j MASQUERADE
該命令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o eth0這個選項。該選項指定了用戶用來接通網(wǎng)絡的的網(wǎng)絡接口名稱。確定該選項表達了正確的接口名稱。
如果其他的防火墻規(guī)則在用戶的服務器上也是激活狀態(tài)的話,用戶可以用兩項命令行來確保以下條件的成立:無線網(wǎng)絡的流量接通到網(wǎng)絡上; 防火墻允許關于該網(wǎng)址流量的回復返回到服務器。以下的命令行會幫助用戶完成該任務:
iptables -A FORWARD -i eth0 -o wlan0 -m state --state RELATED,ESTABLISHED -j ACCEPT iptables -A FORWARD -i wlan0 -o eth0 -j ACCEPT
然后,用戶需要改變/etc/sysconfig/iptables-config。如果用戶給予iptables-config中的以下三個參數(shù)值是“是(yes)”的話,F(xiàn)edora和它的衍生產(chǎn)品就會體現(xiàn)它們的一項優(yōu)良功能:減少在命令行中輸入的iptables行:
IPTABLES_MODULES_UNLOAD IPTABLES_SAVE_ON_STOP IPTABLES_SAVE_ON_RESTART
還有一件事需要完成,用戶的電腦要提出一個IP數(shù)據(jù)包,這樣一來,用戶電腦就可以充當一個路由器。為實現(xiàn)這一點,可以把以下的命令行放入/etc/sysctl.conf中:
net.ipv4.ip_forward=1
到此,配置已經(jīng)完成了,用戶可以重啟電腦,來檢驗一下所有的東西是否如預期的進行。然后,用戶就可以使用自己的特設接入點了。更多無線技術請參考51CTO組網(wǎng)頻道。
【編輯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