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nton官宣加盟AI初創(chuàng)公司:用AI探索新材料,機器學習大牛擔任聯(lián)創(chuàng)
圖靈獎得主、深度學習之父Geoffrey Hinton,又有新動向。
剛剛親自官宣,將加入英國AI新材料公司CuspAI,出任顧問。

選擇這樣做的理由,Hinton的解釋是想要用AI探索新材料,進而幫助人們解決氣候變化問題。
至于具體的工作內容,該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發(fā)明VAE的機器學習大牛、阿姆斯特丹大學教授Max Welling表示,是用AI設計出新型碳捕獲材料。

網(wǎng)友們紛紛對Hinton的這一舉動表示了歡迎,并送上了祝福。

隨著Hinton和官方的共同官宣,這家初創(chuàng)公司正式脫離隱身,當然除了Hinton的加盟,公司也獲得了不少的關注——
不僅剛剛獲得了3000萬美元(約2.17億人民幣)的種子輪融資,另一名深度學習巨頭LeCun領導的Meta FAIR實驗室也將與其展開合作。
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家公司?
用AI探索新材料,獲2.1億融資
CuspAI總部位于劍橋,主營業(yè)務是設計用于探索新材料的算法。
創(chuàng)立初期的重點研究方向是用AI探索碳捕獲材料,未來還計劃研發(fā)用于設計材料的大模型。
所謂碳捕獲,是一種二氧化碳的吸收與封存技術,它將工業(yè)生產(chǎn)中的二氧化碳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分離并進行儲存,從而降低排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
公司兩名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共同表示,希望在此過程中,CuspAI能夠(用AI)幫助抵消AI快速普及帶來的大量碳排放。
這兩名聯(lián)創(chuàng)分別是機器學習大牛、VAE發(fā)明者、阿姆斯特丹大學教授Max Welling,以及化學家、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員Chad Edwards。

Max是機器學習界的大牛,但他起初并不是一名計算機學家,而是研究量子物理。
他師從理論物理學家、199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Gerard ‘t Hooft,并于1998年獲得量子物理學博士學位。
但后來,Max在機器學習領域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他于2012年開始擔任阿姆斯特丹大學教授,2017年轉為兼職,并先后擔任高通荷蘭技術副總裁、微軟研究院杰出科學家等職務。
在ICLR 24上,Max于2014年發(fā)明的重要技術——VAE編碼器,同樣獲得了“時間檢驗獎”。
另外,研究量子物理的經(jīng)歷也讓Max對“跨界”科研頗有興趣,他十分關注機器學習與物理、化學等學科的結合,2021年加入微軟之后的主要研究內容正是分子模擬。
Edwards則是化學科班出身,于曼徹斯特大學和卡爾斯魯厄理工大學獲得核裂變與計算量子化學博士學位,并在2017年成為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員。
和Max一樣,Edwards同樣擁有跨界經(jīng)歷,在曼徹斯特聯(lián)盟商學院讀了MBA,并先后在BASF、谷歌量子AI實驗室工作,還于2019年參與了牛津大學舉辦的機器學習短期項目。
根據(jù)Edwards的領英資料顯示,兩人于今年四月前共同創(chuàng)立了CuspAI,slogan是“用AI開啟材料的未來”。

融資上,在剛剛的種子輪中,CuspAI獲得了3000萬美元(約2.17億人民幣)融資,由Hoxton Ventures領投。
除了Hoxton,Basis Set Ventures和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等投資公司也選擇跟投。
另外,DeepMind產(chǎn)品部門負責人Mehdi Ghissassi也以個人投資者的身份參與到了CuspAI的投資。
據(jù)《財富》雜志介紹,CuspAI的融資是過去18個月內風險投資集團對人工智能的最新一筆重大投資。

不僅有Hinton的加盟和大量投資者的資金注入,CuspAI還官宣了與Meta的合作。
Meta首席AI科學家LeCun表示,(Meta的)FAIR實驗室期待與Cups合作,加速碳捕獲材料的探索。

關于合作的具體細節(jié),Edwards透露,CuspAI正在建立自有數(shù)據(jù)庫,這其中就有一部分是與Meta平臺合作進行,另外CuspAI也得到了Meta的算力支持。
離開谷歌一年,AI教父加盟兩家初創(chuàng)公司
說完這家公司,我們再來梳理一下Hinton本人的動向。
去年五月,時年76歲的Hinton在《紐約時報》的一場專訪中宣布自己從谷歌離職。
在那場專訪當中,Hinton對自己一生的工作表達了感嘆,同時警告未來AI未來會對人類帶來危險。
從那時開始,Hinton在多場發(fā)布會或采訪當中的立場變得越來越堅定。
其間,Hinton收到了很多公司的邀請,但都沒能成功吸引他,直到10月,Hinton宣布加盟自己門生Nitish Srivastava出任CTO的機器人公司Vayu Robotics。
一方面,Nitish和Hinton此前就有合作經(jīng)歷——他們共同創(chuàng)辦了DNNResearch,Hinton選擇加入谷歌這是因為該公司被谷歌收購。
另一個選擇Vayu Robotics的理由則是,Hinton認為他在那里“可以自由地討論AI風險”。
不過,對于同樣持有“AI威脅論”的馬斯克,Hinton卻并未視作自己的盟友。
不久前Hinton剛剛透露,自己拒絕了xAI的邀約,為了達到目的還用上了“金蟬脫殼”,謊稱自己有會要開。
因為在他看來,像馬斯克這樣積極推動AI發(fā)展的人,本身就是“AI威脅的一部分”。
不過現(xiàn)在,Hinton在思考AI威脅的同時,似乎也看到了AI至少在應對氣候變化上,可以給人們帶來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