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私有云?小心被廠商“云洗白”!
最近一段時間,要找到一些云洗白的主題實在不是什么難事。幾乎每張數據存儲廣告都被貼上了云技術和云基礎架構的標簽,供應商也分不清用戶到底是要真正的云產品,抑或只是簡單的服務外包。
在本次SearchCloudStorage.com的訪談中,ESG資深分析師Terri McClure向網站助理編輯Rachel Kossman解釋了云洗白的含義,以及如何分析云洗白現象。以此你可以了解到,如果你的服務并非基于真正的云計算,你會面臨怎樣的問題,以及一項服務要怎樣才能稱為真正的云服務。
SearchCloudStorage.com:讓我們從定義云洗白這個最近頻繁出現的詞開始。對于你來說這說明了什么?
McClure:我認為云洗白就是拿著5年、10年甚至15年之前發(fā)明的技術來說“這就是云,這就是云端技術,這就是云基礎架構,這是為了支持云所設計的。”這就好像說是只要存在過的任何技術都可以被貼成某某云的標簽。如果一定要我定義的話,云洗白就是將所有的產品品牌重新定義,在每條單獨的產品線中包含“云”這個詞。
SearchCloudStorage.com:我們聽到許多分析師說并沒有私有云這種說法,私有云就是傳統(tǒng)的集中化IT建設。有些人說正是這種說法助長了云洗白現象。你是否同意?
McClure:這確實非常有趣。我對此是有幾分贊同的。私有云可以看成是完整的IT,它所做的就是以往IT部門的工作職能;私有云能夠確保IT服務可以滿足業(yè)務所需。不過我們不應該忽視目前正在進行的IT變革——虛擬化以及這樣一些近年開發(fā)的新技術并沒有提供IT部門這樣的變革機會,來利用這些技術來實現更大程度的服務導向的體系架構(SOA),來開始更多的關注通過訂購方式獲取服務,以及來基于具體業(yè)務提供存儲和應用服務。到今天為止,這還只是IT,但IT部門無疑可以從這種支持高度擴展性的云環(huán)境中獲取更大收益。
SearchCloudStorage.com:那么,如何定義一個產品或服務是否是真正的“云”呢?
McClure:你應該從共享的基礎架構上看,假設你沒有采用共享方式,你更大程度上還是運行著傳統(tǒng)的IT基礎架構,使用專用的應用程序,應用服務器以及一些相應的存儲基礎架構。然而,其必須被虛擬化,分割成一塊塊,并具備提供給不同用戶所需的安全性。你無須購買一大堆設備,而只是采用支付你所使用的資源的方式。你需要企業(yè)級別的服務水平保證(SLA)。我想你也不會把企業(yè)級的服務水平保證看成是云,不過對于用在企業(yè)應用的云,其必須足夠魯棒,以確保一定程度的數據可用性。
SearchCloudStorage.com:假設你是一位存儲專業(yè)人士,從供應商方面收到許多信息,宣稱其在產品中增加了“云”或“云服務”這樣的特性。這種情況下的云洗白是否有“紅旗”需要注意?
McClure:你可以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詢問供應商他們所謂的云或云服務到底是什么。當他們開始回答時你可以不斷提問,你可能會發(fā)現他們談論的是他們去年甚至之前談論過的一樣的事情,只是用完全不同的名字。這表示他們也準備提供和兩年之前一樣的產品,而只是把它用云洗白以下,抑或也有可能確實是一些新的創(chuàng)新性的技術?
然后詢問供應商對于這類云服務,他們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其是否是一個更加從服務為導向的基礎架構?有怎樣的管理工具?有怎樣的租用模式?如果他們的回答是“我們正在往多用戶方面發(fā)展,不過現在的產品上還沒有實現”,這樣你基本可以確定你正在被云洗白的路上,這些陳舊的技術并非為今天新的以服務為導向的共享基礎架構而設計。
SearchCloudStorage.com:你是否聽到很多人都在說他們“已經在使用云”,但事實上,他們并沒有真正地使用云?
McClure:這點很有意思,你會收到很多不同的對云的反饋。我和很多人談起過他們所謂的私有云基礎架構,他們基于新技術創(chuàng)建了大型共享的以服務為導向的基礎架構。有一名和我聊過的用戶正在使用EMC Atoms作為大型可擴展的目標倉庫和私有云。
當涉及到公有云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這遠比我們想象地更易于接受,不過其確實屬于軟件即服務類型。在ESG最近的一項調查中,我們發(fā)現34%的受訪者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SaaS方式以支撐其一項或多項應用。我們同樣發(fā)現企業(yè)級用戶在這方面遠遠領先于中小型用戶,中小型用戶在這方面有更多顧慮,大型用戶有著大量應用,他們可以將其中適合的運行到SaaS平臺上。
SearchCloudStorage.com:存儲專業(yè)人士在定義云服務時應該注意哪些標準,以避免被云洗白?
McClure:當存儲專業(yè)人士準備尋求云存儲服務時,有許多服務供應商將服務外包裝扮成云服務來提供。當你簽署合同后,你會發(fā)現你實際上為你專用的基礎架構以及備件支付費用,而只是由其他人來運營這些硬件。這種只是外包方式,而不是云。記住一點:這是否是共享存儲的基礎架構?我是否可以從一個規(guī)模經濟的共享存儲基礎架構中獲益?并且咨詢有關多租戶和安全性技術的問題。這點非常重要,讓你不會陷入將已有的外包服務重新打包成云的陷阱,因為從長期角度上這可能更為昂貴,就因為它被冠以“云”的稱號。當建立私有云時,可以咨詢這些問題來確保所談論的技術是真正可以實現共享和虛擬化的,并且了解你如何從規(guī)模經濟中獲益,以及一個服務為導向的體系架構的靈活性和可變性。假設這只是一個傳統(tǒng)的煙囪式基礎架構時,當你詢問這些問題后就會很快發(fā)現其完全不能勝任這些要求,完全屬于云洗白。




















